元青花判断

关民间是否存在“元青花”的争论从来不曾停止 。日前,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再次发起讨论,将矛头直指滞后的文物鉴定领域 。如何培养文物鉴定人才?高科技检测机器管用吗?文物的真正价值何在?在简单的真伪之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元青花判断

文章插图
元青花基本特征(胎釉、造型、纹饰)进行观察后,并不存在疑问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观察其老化程度,如果是“生坑”出土物应该有牢固的土斑和土腥味,如果是“熟坑”的传世物则风化、氧化、磨痕、染旧等自然老化明显,而不是碱咬或人工打磨 。几百年前的东西和现代新品之间的比较应该好判断 。
元青花拍卖--天价的收藏奢 侈品提起元青花,大家并不陌生,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弥足珍贵 。元青花瓷属于奇货可居,近年来在国内外元青花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始终是屡创新高 。特别是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佳士得伦敦有限公司创下了1400万英镑当时中国元青花拍卖在世界上的最 高拍卖纪录 。
元青花判断

文章插图
元青花由于玻老化严重,釉层中形成了较多的“玻老化粥样斑”使釉面灰白,纹饰晕散不清 。灰黑色釉面,由于烧结温度不高,晚期元青花瓷器有少数这样的釉面 。还有些灰黑釉面是在瓷器的下部,也就是局部灰黑 。
最早的青花瓷在唐代已有小量烧造,但工艺各方面水平都不尽完善,直到元代才日渐兴盛 。元青花的烧制技术已发展成熟,其纹饰最 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因而后世评价甚高,在当今的收藏价值也是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 。
元青花判断

文章插图
【元青花判断】
霍布森和波谱拉开了元青花研究的序幕以后,在国外陆续对照验证了200多件馆藏的元青花 。在国内也有少量出土进入馆藏 。已经由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约有300件左右 。此外,在实物发现上没有大的进展 。也没有大的突破 。因此,几十年来,人们都相信“元青花就那几百件”的观点 。不敢突破,不敢相信另外还有元青花 。
青花的多数胎骨为高岭土掺瓷石,称作二元配方 。早在五代时,繁昌窑和北宋的青白瓷中已发明了此项配方 。由于生产元青花的窑口不同,胎骨的特点就各自不一 。经过配方的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韧性,能够较大程度控制高温变形,保证大件器物的成型率 。元青花的大罐有百斤、大盘、大碗、让人感到震撼 。宏观看胎底有松软的感觉,没有明后期瓷胎坚硬,多数器底有沙眼、修底不光滑 。琢器底足留下的乳丁,是部分工匠修足的特点 。有一半器底露胎处有釉斑,多为窑工留下的记号 。有人认为元代的真品必有火石红,还有一些玩了几年古瓷的人认为,火石红是时间久了、胎老了才会出的,这些都是误区 。产生火石红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胎土淘洗不精,含铁量较高 。二是烧造时垫烧物与器底产生氧化所形成 。事实上,多年观查实践证明,元青花的胎底有一半不见火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