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的10大原因排行榜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5℃,小朋友的体温通常会高出一些,但若超过37.5℃,我们就可以“怀疑”宝宝发烧了 。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5℃,小朋友的体温通常会高出一些,但若超过37.5℃,我们就可以“怀疑”宝宝发烧了 。
很多新生儿会被妈妈连同四肢包裹的密不通风,然后抱来医院求诊说宝宝发烧了怎么办?其实,穿太多是许多新手妈妈的通病,提醒妈妈们,给宝宝穿衣服的准则是,比大人少一件 。
发烧原因
发烧是身体有潜在感染或发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 。原因可轻可重,如果没有伴随其他症状,就可能只是体温控制中枢失去平衡 。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 。尤其有发烧以外症状出现,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视 。
为了让妈妈们不至于手忙脚乱,正确面对并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我们请杨健志医师就新生儿科和一般儿科做门诊统计,将宝宝发烧“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并标示其危险性 。
1.打预防针
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 。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 。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 。
2.感冒
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 。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
3.耳鼻喉发炎
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 。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 。
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 。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 。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下一篇4.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 。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 。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 。
5.败血症
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 。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 。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所以危险性排第二 。
6.尿道感染
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 。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管回流所致 。除了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外观不易察觉 。
因属细菌感染,所以就医通常给予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大约需要2周才可痊愈 。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
7.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的宝宝是该病好发年龄 。最典型也最受威协的症状就是容易高烧至39℃以上 。而且伴随精神倦怠、眼神呆滞、食欲欠佳,甚至有抽筋现象出现 。尽快就医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检查方法是抽脊髓 。
脑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给予降脑压以及抗病毒的药物 。脑膜炎住院的患者则需要以抗生素来治疗,约需要2~3周才能痊愈 。
因为会有侵害性的合并症,如听力、视力变差;智能不足;神经功能障碍(脑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险性排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