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好的贤相:知人善任,历任五朝,寿至八十岁!

杨士奇是明代有名的贤相,他历任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 。明仁宗时期担任华盖殿大学土,在宣宗朝和英宗朝的初期,杨士奇和杨荣、杨溥三人合称“三杨”,三人都是辅政大臣 。人们对三个人做了评价,称杨士奇是“西杨”,有相才;称杨荣是“东杨”,有相业;称杨溥“南杨’,有相度 。这三个人共同帮助皇帝统治国家,创造了明朝历史上的繁荣时代 。杨士奇被后人评价为明于政事,待人宽和,擅长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而且知人善任,提拔了许多明朝鼎鼎有名的官员 。

大明最好的贤相:知人善任,历任五朝,寿至八十岁!

文章插图
杨士奇
杨士奇童年时期很穷,经历了很多苦难 。长大以后就以教书谋生 。由于他的才学众,后来被推荐去做官 。他的工作非常严谨 。他从来不在家中谈论公事,即使是他的亲戚和好朋友,也听不到他谈论一些朝政事务 。在皇帝面前,他也表现得非常好,处理事情他总是设法抓到问题的关键 。所有这一切使他成为皇帝最值得信赖的人 。
大明最好的贤相:知人善任,历任五朝,寿至八十岁!

文章插图
朱棣
朱棣和他的父亲朱元璋一样,并不信任他的大臣们,总是派出锦衣卫去监视文武百官的一言一行 。有一天,他偶然拿到了一份广东布政使徐奇从任上回来后的送礼名单,心中又在暗暗怀疑 。他发现在这份名单上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把他找来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杨士奇非常了解朱棣的性格,所以他委婉地回答说,当徐奇到广东时,百官去给他送行 。那一天我正好病了,没去,所以徐奇来的时候送礼的名单中并没有我 。至于其他的人是否就接受了还不十分清楚 。再说,徐奇送的听说只是一些本地产品,没什么值钱的,可能没有其他意图 。”朱棣听了认为这是合理的,这才解除了猜忌之心,令人把名单烧了 。
仁宗登基后,把原来在他东官的属官的杨士奇,提升为礼部侍郎华盖殿大学土 。因为杨士奇曾经就擅长直言善谏 。是自己的得力助手,所以他非信任杨士奇 。仁宗皇帝有一次坐在偏殿上正在讨论事情,就见杨士奇从外面进来 。仁宗微笑着对在大臣们说:“看,新任命的华盖殿大学土来了,一定又有正直的言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杨士奇来到这里,真是又要来进谏的 。他一见到皇帝,就不拐弯抹角地说:“皇上开恩,下诏书宣布减少内每年对内廷的供应,该诏书刚刚宣布两天,惜薪司就传圣旨要征调枣木八十万斤,这与前面诏书的情景相反 。”仁宗听了之后马上下旨减少一半 。
大明最好的贤相:知人善任,历任五朝,寿至八十岁!

文章插图
明仁宗
当时,朝廷制定了一项政策,是尚书李庆提出来的,就是把军队中额外的马匹分发给地方官员,朝廷每年征收小马驹 。杨士奇多次就这件事上奏说:“朝廷选择有才有德的人担任官员,负责治理地方 。现在却又让他们去养马,这种重视牲畜,鄙视人才的事,怎么能够作为天下表率的呢?”皇帝随后下令停止此事 。
却没有下文 。杨士奇再次上书争辩,仍然无法得到仁宗皇帝的批示 。过了一段时间,仁宗帝私下里把杨士奇叫了过去,并对他说:“朕,以前哪里是忘了呢?只是因为听说说李庆、吕震等人都不喜欢你,考虑到你一只有一个人,孤立无援,我担心你会遭受损失,所以不想因为你的提议而罢养马罢了 。现在已经有了别的由头了 。”说着,仁宗拿出了陕西按察使陈智上言养马一事,不便于民的奏疏 。杨士奇见了非常感激仁宗皇帝的一番呵护之心 。仁宗皇帝还特意下旨给言官说,杨士奇现在年龄大了、上朝偶尔也迟到、所以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而弹劾他 。显而易见,杨士奇非常受仁宗皇帝的尊重与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