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不是智力开发而是要让孩子身心健康( 二 )


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 。这些性格、品质都是情感智力的重要内容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茅于燕说: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就 。早教主要是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 。在西方流行

12
注意早期教育中几种不正常的现象
四管齐下增强宝宝智力



一种“早期银行论”,指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 。在幼儿的知识教育和性格教育方面,我们比较倾向于多重式性格教育,性格教育开展得越早越好 。如果幼儿二三岁的时候就把脾气学坏了,到四五岁就得进行再教育,那无疑是资源的浪费 。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关键是让他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童年的乐趣 。
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基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在孩子身上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即使上了幼儿园,只要不全托,孩子还是在家里的时间长 。所以,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多地应该在家庭中进行 。
据一项调查显示:
有80%的父母希望孩子得到早期教育,但又不知道早期教育该如何下手 。
婴幼儿对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充满好奇,想摸摸、看看,父母可顺应孩子这一心理,多鼓励孩子尝试,让孩子产生足够的自信心,遇到困难也不退缩 。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很可能在某方面做得不好,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孩子,父母应教给孩子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恰当的方法,以免形成幼儿遇事胆小畏缩的心理 。这有利于使孩子形成勇敢、坚强、自信、开朗的意志品质 。
这种品质是与人的自信心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父母还可借助亲子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会善始善终,进而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为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
父母对婴幼儿的智能开发,可从心灵教育开始 。比如,对新生儿的爱抚、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视线、肢体交流,是对小宝宝大脑神经的有益的刺激 。父母可对孩子进行感觉刺激训练,开发宝宝的左右脑;做身体触摸,促进父母与婴儿的情感交流、增加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宝宝发育;父母可对婴儿进行逗笑训练、音乐训练、体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进行运动训练、语言训练包括英语训练、绘画训练、早期阅读训练,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各种知识技能 。
台湾幼儿教育专家刘志芬教授说: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而且正走向家庭化和社会化 。我认为,培育孩子不仅仅是要把他养大,要给他提供多么丰富的物质条件 。关键是教会他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母应意识到的是,他们不仅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孩子行为规范的启蒙老师 。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父母,而不是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父母育儿观念的转变,而不是强行给幼儿大量的刺激和灌输,“拔苗助长”;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父母与幼儿互动互进式的,而不是父母与幼儿单向促进式的 。
这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

作者:陈若葵
摘自《家庭妇女报》


------------------------------------------------------------------------------------

12
注意早期教育中几种不正常的现象
四管齐下增强宝宝智力


【早期教育不是智力开发而是要让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