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认错究竟为什么?


孩子不愿认错究竟为什么?

文章插图
孩子不愿认错的四种心理 。
侥幸心理
【孩子不愿认错究竟为什么?】“如果我不认错,还有可能逃过一关;如果认错,就一定会被训或被罚 。”
分析:害怕被家长训斥,这是很多孩子死不认错的原因 。家长在孩子犯错后的做法,决定了孩子在下一次犯错时会选择采取什么方式来避免受到“伤害”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时,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于是孩子会如实向家长汇报 。这个时候,有些家长会认为,应该给孩子一点教训 。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时经常这样做,孩子在又一次犯错时也许就会考虑:“如果我不承认错误,妈妈是不是就不会训斥我了?”于是孩子开始尝试说谎或用找替罪羊的方式来避免受到惩罚 。
对策:当孩子犯错时,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如果其中一方当时有情绪,就应该先将事情放一放,等到双方冷静时再处理问题 。赵秋艳指出,家长在发现孩子犯错时,如果在愤怒之下责难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害怕,影响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有情绪,家长在没处理好孩子的情绪之前,采取任何方式教育孩子,都不能达到效果 。
家长可以采取事后回忆的方式问孩子:“宝贝,你刚才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希望你能告诉妈妈,虽然这个错误是妈妈不希望看到的,但如果你能诚实地承认错误,妈妈会很高兴的 。”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比训斥或责罚孩子要好 。
害羞心理
“我不想让那么多人知道我做错了 。”
分析:中国人有句古话“堂前训子,背后教妻”,意思是教育孩子可以在大庭广众下进行,而教导妻子则要照顾她的面子 。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与成人一样受到尊重 。如果家长当着很多人的面指出孩子的错误,或者训斥孩子,可能会令孩子产生羞辱感和抵触心理,这时即使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 。
此外,家长在外人面前不照顾孩子的自尊心,还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
对策:家长对待孩子应该像对待朋友那样,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
当孩子在大庭广众下犯错时,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台阶下 。朱海瑕举了一个例子:家里来了客人,突然,妈妈听到屋里传来玻璃的破碎声 。妈妈知道,一定是女儿又在玩自己的化妆品了,这次还摔坏了东西 。这时如果妈妈立刻冲进房间责骂女儿,女儿是不会承认错误的 。聪明的妈妈会将计就计问女儿:“刚才你和小狗在房间里,小狗是不是把妈妈的擦脸油摔坏了?你可不可以去告诉小狗,乱动妈妈的化妆品是不对的,让小狗下次不要再乱动东西了,好吗?”小狗因为女儿的过失而受到了责骂,女儿心中会感到愧疚,客人走后,女儿主动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妈妈,擦脸油不是小狗摔坏的,是我摔坏的,我以后再也不玩你的化妆品了 。
倔强心理
“我根本没做错!”
分析:有时孩子不认错,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孩子天性好奇,喜欢探索各种新事物,常常把家里的东西弄得面目全非 。这时,家长生气就在所难免了,但孩子根本不明白,对和错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
对策:平时在生活中,家长就应明确给孩子定好规矩,和孩子说清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那么当孩子犯错时,自然就知道自己错在哪了 。
如果出现意外的错误,家长应该在冷静下来之后,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明确地告诉孩子犯这个错误的后果和严重性,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以后应该如何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