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撮香叶,一泓开水,一把茶壶!

置身于落日熔金的美景 , 在一盏茶的时光里 , 回味曾经的那些美好时光 , 然后嘴角微微上扬 , 任身体周边一些暖暖的味道 , 围绕着 , 淡淡的温馨飘逸 , 枝蔓过这些普普通通的日子,与茶相伴 , 任岁月清减 。

一撮香叶,一泓开水,一把茶壶!

文章插图
茶不仅成为中国人日常款待宾客的必备饮料 , 也因为它独有的功效走出国 门 , 传遍五洲 。隋唐后 , 茶开始传入了其他国家 , 如传到日本形成“茶道” , 传到朝鲜形成“茶礼”等 。从16世纪开始 , 茶饮传入西方国家 , 欧美商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购上等茶叶运往本国 。此后风靡全球 , 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 , 咖啡 , 可可) 。
到了现代 , 已经很少有机会 , 能与三两好友坐在山野竹林间 , 听微风 , 品香茶 , 谈人生 , 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追求闲适 , 选一颇有古风的茶桌 , 几个有趣的茶宠 , 一套讲究完整的茶具 , 即使在繁华的都市 , 约上几个朋友到家里 , 一边喝茶一边闲散的聊聊天 , 把生活的节奏放慢 , 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
一撮香叶,一泓开水,一把茶壶!

文章插图
茶是俗物 , 采自深山 , 经过多种工序制作而成 , 是市场上的商品;茶是高尚之物 , 让我们的思想得以交流 , 让我们互相包容 。
今世俗客至则啜茶 , 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 , 或温或凉 , 未有不用甘草者 。此俗遍天下 , 先公使辽 , 辽人相见 , 其俗先点汤 , 后点茶;至宴会亦先水饮 , 然后品味以进 。说的是客人来时 , 以茶示礼 , 迎接客人 , 客人坐久了可能会疲累伤元气 , 所以客人欲离去时奉上汤品待客 , 体贴客人 , 以示敬意 。“点汤”的另一义则是逐客的意思 。点汤原为“客辞敬汤”之礼俗 , 后来被人引用做为文明逐客的手段 。
一撮香叶,一泓开水,一把茶壶!

文章插图
茶是雅物 , 亦是俗物 。进入世俗社会 , 行于官场 , 染几分官气 。行于江湖 , 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 场 , 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 , 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 , 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 , 染几分小家子气 。熏得几分人间烟火 , 焉能不带烟火气 。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
茶人之所以看起来气质儒雅 , 气度不凡 , 那是因为其肚子里有货 。茶喝得越多 , 自然书也就读得多 , 旅行得多 , 新鲜事物接触得多;知识体系足够丰富 , 说话也就有底气 , 有自信 , 紧接着眼神有了变化 , 行为有了变化 , 气质自然就会跟着改变 。坚信即便是年事已高的茶人 , 肯定也温文尔雅精神矍铄 。就像一本阅不尽的书 , 每一页都有不一样的令人信服的内容 。
喝粥 , 最怕烫嘴 , 喝茶亦是如此 。好茶不怕开水烫 , 但好茶人却怕开水烫!一杯茶能否入口 , 温度是关键 。第 一口茶 , 要试茶温 。茶水过烫 , 入口有害无益 。如此饮茶少了茶的味道不说 , 被烫伤才是最可怕的 。第 一口茶不能急 , 试茶温才是重 点 。一杯茶咽下 , 当茶汤顺着喉咙缓缓淌入肺腑 。茶水通过舌头 , 扩展到舌苔 , 直接刺激味蕾 。品茶的第 一口 , 记得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