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亲子高考专题 一年一度的高考家长要如何陪考呢?


夏季亲子高考专题 一年一度的高考家长要如何陪考呢?

文章插图
前言:高考是孩子们命运改变的时刻,因此对于这次的考试家长与孩子都是比较重视的,尤其是到了邻近的阶段,有不少的家长们都陪考,那么陪考之中父母们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就让我们来参考下往届的经验吧!
【经验篇】
经验一: 重视孩子的考前“心理引导”
据心理医生介绍,每年临近“大考月”,心理门诊的“学生病人”都会增多,有的是家长代孩子来诊病 。孩子们的病症相似:紧张、焦虑、寝食难安,脾气急躁,做梦都是在考试,有的甚至出现失眠状况 。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广州有学生吃着抗抑郁药进入高考考场 。广州市教育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在2010年“大考月”来临前一个月,市招考办首次为中考、高考学生举行“专家专场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考前生理与心理调适”,两个多小时内,参与的学生、家长达2600多人次 。之后每年“大考月”前一个月,都开展这一活动 。
每个考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心理需求也不一样 。家长们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考前心理调适”,更利于孩子顺利完成考试 。下面是几个家长对孩子进行考前心理调适的经验:
周女士:我儿子去年高考前一个月,因为非常担心考不出好成绩影响进入他心仪的大学,出现了焦虑、失眠情况 。我和他爸爸将他“平常最好和最坏的测试成绩”拿出来和他分析:即使高考时他考出“最坏成绩”,也能进入二类大学的热门专业,也能算一个“能接受的好结果” 。儿子想通后,逐渐恢复正常情绪,进入正常复习状态,结果考进了他心仪的华南理工大学 。

方女士:我女儿从小就很独立,所以平常她的饮食起居都不用我管 。去年高考前看见别的父母请假为孩子做后勤服务,我也学样请了休假 。没想到一天清早她指着我做的丰盛早餐发脾气:“早餐做这么多种类,就是想逼我考上好大学啊!”说着竟然哭起来 。我被弄得莫明其妙,怕影响她的心情又不敢发作,她上学后我就去咨询心理医生,医生分析说,我女儿正处于“高考高压期”,心理非常敏感脆弱,我这时突然表现出的对她过于关心的举动,被她误读为是“逼她考出好成绩”,使她产生了很大心理压力 。
我听从医生的建议,有意淡化我对这场考试的关注,一日三餐也是全家人一起吃,不再单独为她而设,结果她没再发脾气,高考发挥正常 。

何先生:去年儿子中考前一个月,每天都十五六个小时埋头在书本里 。为了帮助他换换脑子,我和他妈妈每天吃饭时都特意找些搞笑又不需要联想的话题来讲,帮他放松心情 。比如,饭桌上看见电视里刘翔在比赛,我就问他妈妈,知道世界上谁跑得最快吗?他妈妈答“当然是刘翔 。”我就说“错”,应该是“曹操”——“说曹操,曹操到” 。
儿子听了不禁也开怀大笑起来 。
他这一笑,心情自然就放松了 。

经验二:帮助孩子“消化教育伤害”
临近大考时,老师和学生一样,都处于非常疲累的状态,为此,也难免会出现烦躁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粗暴的行为,伤害到学生 。如果你的孩子受到老师的无意伤害,你就应该用智慧帮助孩子“消化伤害” 。
去年中考二模试,文秀化学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