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秘诀,让子宫“打回原形”


【小秘诀,让子宫“打回原形”】导读40周怀孕,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变得大不相同!子宫约在产后4~6周复原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 。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恶露 。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住,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 。子宫再进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大小 。
子宫的收缩恢复是否良好,可由两项外表的指标来判断.(1)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长子宫肌瘤,(2)恶露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 。
子宫收缩不良造成下腹突出
前面提过,子宫体积缩小、恶露减少至消失是子宫恢复的指标,因而常有人将下腹部突出归为子宫收缩不良 。事实上不然,产妇小腹无法消除,常常是因为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其实多数产妇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如果满月后恶露仍不净,需要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真的子宫收缩不良,最主要的危险就是会造成产后大出血,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
什么叫子宫复原不全
子宫复原不全是指产后已经多日,子宫收缩不好,还是比较大而柔软,迟迟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褐色恶露却常常持续不断 。
如果子宫复原不全,子宫迟迟不入盆腔,我们在耻骨上区就总能摸到子宫底,有时还有压痛 。如果恶露量多,且为暗褐色或红褐色,就应考虑为子宫复原不全,如有臭味,可能已经并发感染了 。导读40周怀孕,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变得大不相同!
我们主要可以通过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和气味来判别是否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在产后3周左右恶露就干净了,也有少数延长到产后6周才干净 。根据恶露的性质和阶段性,一般可分为3种3~4天,量比较多,颜色鲜红,称为血性恶露(红色恶露),除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外,有时里面还有胎膜的碎块、胎儿皮脂、胎毛及胎粪等;第一种是产后的1周左右,恶露变为淡红色,所含的血液量较少,有较多量的宫颈黏液及阴道渗出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白细胞及细菌,这种恶露称为浆液性恶露;第三种是产后10~14天,恶露呈白色或淡黄色,血量更少,内含有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细菌及黏液,这时的恶露称为白色恶露 。
子宫复原不全者,血性恶露明显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可能长达10天左右(正常情况约为3~4天),恶露混浊或有臭味,有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血色恶露停止后,白带(也称白恶露)增多,产妇有时感到小腹坠胀或疼痛 。
小心“产后子宫脱垂”
除了以上所说的子宫复原不全以外,产后子宫脱垂也是影响产妇子宫健康的又一疾病 。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 。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 。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是所谓的子宫脱垂 。
分娩时用力不当,例如有的产妇子宫口尚未开全,即过早屏气、使劲,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产后经常仰卧;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产后子宫脱垂,影响产妇的子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