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忌讳 “剪枝”有方来改善

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为正确的呢?尤其是在孩子犯错时,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批评孩子 。如果您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为正确的呢?在教育孩子上面,最忌讳的事情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孩子有忌讳 “剪枝”有方来改善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 。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 。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 。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 。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 。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
【推荐阅读】
提高幼儿情商培养快乐性格
【教育孩子有忌讳 “剪枝”有方来改善】五大步骤培养高EQ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