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熊孩子” 父母该如何处理

春节期间 , 想必很多父母会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串门 , 不串门不知道 , 去别人家串门才发现孩子竟然会乱翻东西、在沙发或床上蹦跳;去餐厅吃饭 , 在桌椅间叫嚷奔跑……那么面对“熊孩子” , 父母该如何处理呢? 
 
面对“熊孩子” 父母该如何处理
首先 , 家长要明白 , 不管孩子的行为是淘气还是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 , 在别人家乱翻乱跑都是没教养的表现 , 一定要制止 , 不可纵容 。
如果孩子根本不理会家长的制止 , 家长可以带他离开“现场” , 到一个安静独立的空间 , 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 , 再心平气和地让他向别人道歉 ,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其次 , 家长在怒气下要冷静 , 就事论事 , 避免口不择言说出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 比如“从生下来你就不断给我找麻烦”、“你是个讨厌的坏孩子” 。
对于已经有了道德意识、脸皮薄的大孩子 , 偶尔犯“熊”不妨“冷处理” , 即不要打骂或训斥 , 而是不搭理他 , 事后再指出他的不良行为 , 并予以纠正 。需要提醒的是 , 有时候孩子“搞破坏”可能是模仿别的大孩子 , 此时不要把错全揽到自己孩子身上 , 只让孩子承认自己的那部分错误即可 。
回家后 , 别忘了事后教育 。可以与孩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回家后先暂时停止孩子的一切活动 , 带他到自己房间或安静的地方 , 好好指出今天的行为有多么不好 , 让他思考自己的不当行为 。
当然 , “熊孩子”的行为虽然不讨人喜欢 , 但表现出的多是孩子的天性 , 比如好奇、探索、吸引大人注意等 , 不必对他们过于苛求 , 而要在平时教育中循序渐进地从一些简单的小事训练 , 让孩子举一反三 。比如 , 平时在家就告诉孩子 , 自己的小空间完全由他支配 , 但爸爸妈妈的抽屉是私人物品 , 不可以随便乱动 。还可以采用角色转换法教育孩子 , 比如如果楼上的小孩子在家里又蹦又跳 , 你也会受影响 , 想要跑跑跳跳 , 可以到小区或公园玩 。
母婴专家温馨提示:知道了面对“熊孩子” , 父母该如何处理 , 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规范 , 我们要注意做好以上的教育工作 。而且 ,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 并且赏罚分明、言出必行 。
【推荐阅读】
如何冷静对待霸道的小宝宝
【面对“熊孩子” 父母该如何处理】孩子犯错时 父母更应控制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