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哭更有好处?

孩子哭了得让他表达,但并不等于完全不闻不问 。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免伴随着哭泣,妈妈不给买玩具、摔了跤、被小伙伴打了一下,让老师批评了……孩子哭了,你通常怎么处理的?专家认为,允许孩子充分表达委屈、悲伤等负面情绪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
家长情绪:孩子哭闹父母心焦
“孩子一哭我就难受”:自从当上老爸,朱先生其实非常抑郁,却又不能对别人说 。“以前以为小孩子是天使,怎么我们家那个就这么让人受不了呢?”朱先生禁不住对采访人员诉苦说:“孩子现在十个多月,每天晚上要哭好几次,每次都很长时间,怎么哄都哄不好,我真是快神经衰弱了 。”
“小孩都是要哭的,随他哭去”:胡小姐总是不时听到邻居家2岁小孩的哭闹声 。有时候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但家长似乎也没见有啥行动 。胡小姐都怀疑这孩子是不是他们亲生的 。见面聊起来才知道,这家的父母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受西方育儿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不能够孩子一哭就去帮孩子解决问题,“小孩哭是一种表达,应该让孩子充分表达才对 。”
“哭是不好的表现”:陈明的女儿冉冉今年12岁,快上中学了 。然而冉冉却对于升学感到很恐惧 。“爸爸说,上了中学,我就是大孩子了,不能像小学时一样想哭就哭了 。”而陈明对采访人员说,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的确是用心良苦 。“以后社会的竞争这么激烈,哭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我希望冉冉从小就学会坚强 。”
“儿子哭好久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小学生东东和一般同龄的男孩子不同,情绪似乎太过敏感,常常一个人若有所思,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却又不敢直问 。可是有一天,妈妈下班后发现东东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地哭得很伤心,最让妈妈担心的是,东东哭了半个多小时也没停止 。东东妈对采访人员说:“每次看到儿子这样,我既担心又害怕,不知道该怎样面对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80%以上的家长都认为“哭是一种不好的情绪” 。而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也都不鼓励家人尽情表达自己的感情 。
专家建议:家长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
接纳家长自己的情绪
“其实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认为,孩子的哭闹会使得他们的父母处于一种特别状态,让许多家长怀疑他们为人父母的能力 。由此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会不断加剧,最后变成进攻性的行为,或者导致消极沮丧的态度 。
专家表示:在处理和孩子之间关系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因为孩子的哭而导致的焦虑、无力的状态,给自己一个深呼吸的机会,而不是马上就采取行动 。
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哭的时候,家长最忌讳的就是叫孩子‘立刻停止’、‘憋回去’,或者以威吓的方式强迫、限制孩子不准再哭闹 。”梁红认为,“哭”是孩子最原始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家长应该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尊重孩子表达情绪的权利,然后再引导孩子学习处理情绪的方法 。
广州心智源教育中心主任刘中良介绍说,人们都认为只有“喜乐”这两种情绪才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不但难以做到,而且整天只是高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并非好事 。
分析:哭泣的级别和深层原因
哭泣的“级别”
专家分析认为,孩子的哭泣可能有很多原因,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家长应该通过孩子哭泣的现象找到深层原因 。一些哭泣的原因比较容易发现,比如孩子身体不舒服、磕碰感到疼痛等等,而真正让家长担心的是孩子出于心理原因的哭泣 。哭泣的原因越发自内心,“级别”越高,应对的方式也越需要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