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育儿:给孩子失败机会


海外育儿:给孩子失败机会

文章插图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终归有面对失败的时候 。当孩子年纪还小,多数家长往往一笑置之,抢着帮孩子处理问题,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认为他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等再大些,才能够胜任 。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常常会让孩子做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只有一步步成功,孩子才能真正地长大 。”
麦克的儿子查理就是这样长大的,如今他不但会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甚至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 。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在洗碗池里洗碗,感到很好奇,就拉着麦克的腿,不愿跟妈妈回客厅去 。见此情景,麦克干脆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来吧,查理,你来洗碗好了,看看你能干得怎么样!”查理马上跳进洗碗池里干了起来 。说是在洗碗,其实更像是在洗澡,查理衣服、裤子都湿了个透,碗不但没洗干净,而且还掉到地上,摔碎了一个 。
开始时,查理还在笑,觉得坐在洗碗池里玩是件有意思的事,可是,慢慢地,他觉得不好玩了,就无聊地把水泼到水池外面,把碗推到洗碗池一角又推回来……终于,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直到这时,麦克才把他抱出来,送他去洗澡,换了干净衣服,再把他放在洗碗池旁边,自己戴好围裙,把洗碗液挤到水里,然后,在查理的注视下,把碗一个个洗干净、抹干 。
结果,查理第二次洗玩具碗筷,衣服只湿了一半 。
第三次,只有袖子湿了一点点 。麦克教他把碗洗干净的方法,查理越做越好 。
这只不过是小儿科,比较危险的是烧水 。
水壶放在煤气灶上,里面的水被烧得滋滋响,麦克用一块手巾垫在手里,把水壶拿了下来 。查理也要做 。那时他才4岁 。麦克就把壶里的水换成温水,告诉查理,水开时水汽会把水壶把蒸热,所以要垫上毛巾才能拿;水很热,要注意,不能让水壶倾倒下来 。
第一次尝试时,半壶水倒在了查理身上 。
“这是因为你的力气不够,”麦克说,“你需要用两只手 。”
说完,麦克又为他换了壶温水 。
“不,爸爸,我再也不拿水壶了,”查理胆怯地后退着,“我知道,这很危险,我再也不碰了 。”
“你一定要再试试,你有这个能力 。”麦克鼓励他,“用我教你的方法,你一定行的 。”
在麦克的指点下,查理又试了一次 。这次,他安全地把水壶取了下来 。
麦克的想法非常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学会一种人生态度 。(文/况发秀)




海外育儿:爱需要鉴别力
海外育儿:敬老教育从小始



俄罗斯社会尊老爱老蔚然成风 。这和俄罗斯人注重对孩子 “敬老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年轻的父母就在孩子学会叫爸爸、妈妈的同时,要求他也会叫爷爷、奶奶 。孩子稍大后,他们便向孩子解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爸爸、妈妈的父亲母亲,要求孩子对老人比对自己的父亲母亲更为尊敬 。
当孩子3岁时,俄罗斯的父母就要求他牢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生日 。
4岁则要能报出老人的正确年龄 。他们让孩子了解老人的嗜好,并鼓励孩子跟老人同乐 。
【海外育儿:给孩子失败机会】5岁的维佳透露,他学下棋就是为了能常跟爷爷“杀上一盘”,以便让老人 “高兴高兴”;此外,他还经常陪伴老人去郊外钓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