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


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

文章插图

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另外,还要有技巧:需要a)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b)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 。
埃里克,九岁,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级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 。他的父亲决定用一种新的方法 。以前他总是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糟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 。以后会有玩的时候 。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
但是,这一次,埃里克的父亲没有这么说,他心里想:我的儿子对错过了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我表现他的这种失望,我可以帮助他的,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 。于是他对埃里克说:“你看上去很失望 。”
埃里克:我当然很失望了 。
父亲:你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该死的却下雨了 。
埃里克:是的,正是这样 。
这时,出现了短暂的沉默,然后埃里克说:“哦,不过,可以以后出去玩 。”他的怒气看起来消失了,在下午余下的时间里,他都很合作 。通常,只要埃里克生气地回家,一家人都会心烦,迟早他会激怒家中的每个成员,直到深夜他终于睡着了,家里才能重回宁静 。这个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在哪些地方产生了作用?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 。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 。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 。而且,他们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 。他们的情绪只会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 。
如果一个孩子跟我们说:“老师冲我嚷嚷 。”我们不必再问更多细节,也无需说:“你干了什么事让老师这样对你?如果老师冲你嚷嚷,那你一定做了什么 。你做了什么?”我们甚至不必说:“哦,我很抱歉 。”我们需要向她表明,我们理解她的痛楚、她的尴尬和气愤 。
安妮塔,八岁,一天回家吃午饭时生气地说:“我不要回学校了 。”
妈妈:你看上去很烦,能告诉我怎么了吗?
安妮塔:老师把我的卷子撕了,我那么努力地答题,她居然只看了一眼就撕了 。
妈妈:没有得到你的允许吗?怪不得你这么生气呢!
安妮塔的妈妈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也没有提出任何疑问 。她知道,如果她想帮助女儿消除怒气,就必须带着理解和同情跟她说话 。
还有一个例子:
九岁的杰弗里从学校回来,看上去很不开心,他抱怨说:“老师让我们的日子很难过 。”
妈妈:你看上去很累 。
杰弗里:两个孩子在图书馆里吵闹,她不知道是哪两个,于是就罚我们所有的人站在大厅,几乎站了一天 。
妈妈:全班同学一天不上课,就那么静静地站在大厅里?怪不得你看上去那么累了 。
【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杰弗里:但是我跟她说了,我说:“琼斯小姐,我相信你能找到吵闹的那两个学生,所以你不用惩罚我们所有的人 。
妈妈:天哪,一个九岁的孩子来帮助老师认识到,因为少数人的行为不端而惩罚全班的人是不公平的!
杰弗里:我没有帮上什么忙,不过至少她笑了,那是今天她头一次笑 。
妈妈:嗯,你没有让她改变主意,不过你确实改变了她的情绪 。通过聆听、尊重儿子的感觉,承认他的想法,并且对他试图解决问题的努力表示赞赏,杰弗里的妈妈就这样帮助儿子平息了怒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