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及反思

文章插图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 。
活动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块、勺子等),大容器7个、记录表等 。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这些物品宝宝想到水里游泳,你们猜猜看会怎么样呢?(出示沉↓、浮↑卡片)2、师: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我们就把玩具扔进去看看呢?
3、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余物品宝宝的沉浮现象 。
二、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浮”现象 。
1、第一次实验:幼儿把物品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
2、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
3、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测和实验结果,探索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
1、这些物品宝宝,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玩一玩,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时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诉我们 。
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
幼儿:沉下去的东西请沉的东西帮忙会沉下去,要请浮的东西帮忙才会浮起来教师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而且和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四、经验迁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图片),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了水里,我们人也会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图片)五、结束小结 。
科学家很聪明的,他们运用水的神奇力量发明了船、潜水艇,可以使我们人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小朋友长大以后也可以发明一些在水里沉、浮的东西 。
设计思路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探索身边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猜想和发现中,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
活动目标
1.在探索物体沉与浮的过程中,体验操作与探索的乐趣 。
2.感知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并能对其分类;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
3.初步尝试记录猜想与发现,学习预测和验证的科学方法 。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积累有关水的经验,初步感知过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
2.材料准备:枣、铁夹子、塑料瓶、积木、石头、泡沫、沙子,记录纸、笔等 。
活动过程
1.观察树叶和钥匙放进水缸的现象,简单了解物体的沉与浮 。
(1)教师分别将两样东西放入水缸中,请幼儿观察 。
指导语:这两样东西放入水中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