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优越感的人,越自卑


越有优越感的人,越自卑

文章插图

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一——自卑心理,已经众人皆知 。很多学派都在使用这一名称,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但是,我却不敢肯定他们对这一名词是否使用恰当或充分了解 。
比如,医生告诉病人:自卑没有任何益处可言,那么此人的自卑感反而会越来越重,根本达不到克服的目的 。
我们必须找到他人生态度的缺点所在,并在他缺乏勇气之时给他以鼓励 。神经官能症患者都有自卑心理存在 。但是我们并不能根据这一点将神经官能症患者和其他类型的患者分开 。我们只能从他对生活的失望感,和他的努力和活动受到限制的程度来区分 。
如果我们对患有自卑症的人说:“我知道你在受着自卑的折磨 。”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更不能给他以勇气 。这就好比对一个头疼的患者说:“我知道你有头疼的毛病 。”如果我们问那些神经官能症病人是否有自卑感,很多人都会说“没有” 。甚至有的人会说:“恰恰相反,我觉得我比别人都强 。”
所以,这样的问题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提问,我们只须观察此人的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到他在用什么方法显示自己不可一世的样子 。
01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傲气十足的人,就可以猜出此人的想法:“不要轻视我,我要让你们看看我是很强尽力让自己看起来高一点 。我们如果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高?”他定然不会承认 。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表现安静、乖巧、稳重的人就是有自卑感的人 。
自卑感的表现多种多样,也许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加以说明 。
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当站到关着狮子的铁笼子面前时,第一个孩子吓得躲到了妈妈的身后,说:“我要回家 。”
第二个孩子在原地不动,脸色却变得苍白,浑身颤抖,可是嘴上却说:“我一点也不怕它 。”
第三个孩子则瞪着狮子说:“妈妈,我可以向它吐口水吗?”
实际上,这三个孩子都很害怕,但是表现方式却不相同,这是由他们的人生态度决定的 。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可是,如果我们充满信心,用简单实际的方法去改变我们的生活,自卑感就可以慢慢消除 。
02每个人都不会一生都存有自卑感,这样会使他难以负重,所以必须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才行 。
即使一个人失去了自信,不再想脚踏实地地努力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仍不想被自卑感困扰,目的仍是克服所有困难,但是他却不为之努力,只是寻求一种自我安慰,甚至强迫自己认为有优越感 。
但是,这样做不但无法消除自卑感,反而会越来越强烈 。因为他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源,所以他走的每一步都在自欺欺人,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紧紧跟随他,以至于压力越来越大 。
如果我们只看他的行动而不去了解其内在意义,就会认为这种行动没有任何目的性 。我们并不能从他的行动中看出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动机 。
我们看到的是:他与其他人一样,极力争取一种充实感,但是却对改变自身处境没抱任何希望,我们觉得他的任何行动都有这种色彩 。
如果他感到了自己的软弱,他就会到一种让自己看似强大的环境中去 。他让自己变得强大的方式并不是发展自己、让自己变得充实,而是让自己在心中变得不可一世 。
这种方法显然不起任何作用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可解决的困难,他就会将气撒在家人身上,以此来说明自己依然有威严 。但是不管他怎样自欺欺人,客观事实终究不可改变,自卑感也不会有丝毫减少 。久而久之,他的自卑感就会成为潜藏在心底的暗流,我们将这种情形称为“自卑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