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怕越想看的恐怖片为什么能带给你快感?


越怕越想看的恐怖片为什么能带给你快感?

文章插图

约翰卡朋特的标志性恐怖片《万圣节》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 被影迷公认的凶杀类恐怖电影的代表作 , 在这之后很少有恐怖电影能达到同等高度 。
观众们蜂拥至影院 , 观看一名蒙面男子在郊区小镇上看似随意的谋杀和残害 , 提醒着人们 , 尖桩篱笆和修剪整齐的草坪无法保护我们免受不公正、未知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这些不确定因素决定着我们所有人的生与死 。影片最后并没有为受害者伸张正义 , 也没有重新平衡善与恶 。
那么 ,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观看这样一部令人沮丧的、又可怕电影呢?
在过去的10年里 , 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 寻找比”因为我喜欢它!这类电影很有趣”更令人满意的答案 。我很早就确信 , 对于恐怖电影的喜爱不仅仅是由于”人体自然的兴奋”或者很多人描述的肾上腺素激增——事实上 , 当你受到惊吓或者害怕时 , 身体确实会进入”随时待命”状态 , 不仅是肾上腺素激增 , 还有大量的化学物质确保你的身体充满能量并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 。正是这种对威胁”战或逃”的反应使人类得以延续几千年 。
不过 , 这仍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愿意故意吓唬自己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 , 我一直在寻找“为什么?”在与我的同事、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认知神经学家格雷格西格尔(Greg Siegle)进行了两年的数据收集之后 , 我们发现 , 从恐惧导致的兴奋和寒战中获得的益处可能比普通的兴奋程度还要高 。
研究恐惧为了实时捕捉到底是什么让恐惧变得有趣 , 是什么促使人们甘愿付钱吓唬自己 , 以及当他们接触到这些恐怖素材时经历了什么 , 我们需要在现场收集数据 。基于这种考虑 , 我们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郊外一个“鬼屋”景点的地下室建立了一个移动实验室 。
这种对成年人有着极端吸引力的鬼屋里有着的令人惊恐的灯光、声音和人物影像 。在大约35分钟的时间里 , 参观者经历了一系列紧张刺激的场景 , 除了令人害怕的角色和特技效果 , 他们还被扮鬼的演员触碰 , 抓捕 。胆小的人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 。
在我们的研究中 , 包括了262位已经买过票的客人 。在他们进入景点之前 , 每人都会完成一个有关他们期望值与感觉的调查 。我们还会让他们再回答一个问题 , 谈谈他们在经历这种恐惧之后的感受 。
我们还使用移动脑电图技术比较了100名参与者在参观前后各15分钟内完成各种认知和情感任务时的脑电波活动 。
完成了这场鬼屋历险 , 客人们情绪明显更加高涨 , 并感觉不那么焦虑和疲惫 。越害怕效果越好: 事后感到的快乐与这种经历的强烈程度与可怕程度有关 。这组志愿者还报告说 , 他们感觉自己战胜了自己的恐惧 , 了解了自己 。
对脑电图数据的分析显示 , 情绪改善者的大脑反应性比之前普遍降低 。换句话说 , 高强度和可怕的活动——至少在像这种鬼屋这样的受控环境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关闭”大脑 , 而这反过来又与感觉更好有关 。对那些练习正念冥想的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
变得更强总的来说 , 我们的发现表明 , 经历这样一种恐怖历险所提供的收益类似于选择跑一个5公里的比赛或攀爬一堵攀岩墙 。有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 只有结束时 , 才能享受最终取得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