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马牙,妈妈该怎么做


宝宝有马牙,妈妈该怎么做

文章插图
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不需要医治.要注意的是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马牙”会自行消退,千万不要去擦拭、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宝宝长马牙后,妈妈应如何帮助宝宝护理呢?
【宝宝有马牙,妈妈该怎么做】“马牙”不能擦更不能挑
年轻父母要做的是注意 新生儿的口腔卫生,切不可以为孩子擦什么“马牙”,这样做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健康.也不能用针去挑破,因为婴儿口腔黏膜非常娇嫩,黏膜下血管丰富,而且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一旦针挑或用布擦损伤了口腔黏膜,就极易引起细菌侵入,形成感染创面,造成局部或全身炎症,严重的话甚至发生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
如果极个别的“马牙”长得过大,妈妈担心脱落的时候会被宝宝误吞,或者影响了婴儿吃奶,最好到医院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治疗,不要擅自处理.
长了“马牙”后,要注意正确护理宝宝口腔
可以在宝宝每次吃完奶之后,再喂一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中残留的奶液,不给细菌提供生长的环境.有些妈妈特别注意新生儿的清洁卫生,每天都会很认真地给新生儿用纱布、手帕等清洗口腔.这种做法是不可取,因为宝宝的黏膜非常薄,也很脆弱,这佯做很容易将口腔黏膜擦破而引起溃疡或细菌感染.其实新生儿口腔内尚无牙齿,不需要使用布质的东西反复摩擦娇嫩的黏膜,小宝宝自身的唾液和经常喝水,都能对口腔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
对于母乳的妈妈,应在宝宝吮奶前、后认真清洁乳头和乳晕.此外,还要对宝宝使用的奶瓶、水瓶、口水巾等清洁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