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托太早,淡了亲情


入托太早,淡了亲情

文章插图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 小班孩子的入园年龄应满3周岁 , 还有些幼儿园设置了小小班 , 入园年龄提前到2岁至2岁半 。可是 , 许多父母仍然“嫌”晚 。
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园的想法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认为自己不会带 , 以为早入托就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早教 。
儿童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梅仲孙认为:幼儿在2岁之前仍处在恋母情结阶段 , 最好以家庭抚养为主 , 离开父母、家庭的时间不宜太长 。
6个月-2岁是孩子与父母的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 直到2岁以后才调整为“伙伴关系” , 适宜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 。由于婴幼儿阶段是早期依恋感发展的最佳时期 , 过早入园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 。此外 , 由于孩子尚未与父母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 , 这对其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高层次情感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
因此 , 送孩子早入托切不可取 。

帮助孩子重新适应幼儿园
入园后的教育技巧




忙活了好几个月的父母们 , 终于把孩子送进了称心如意的幼儿园 。许多父母松了一口气 , 总算万事大吉了!以后孩子咋样就看幼儿园老师的了 。殊不知这时的孩子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 更需要父母的关注、扶持 。年幼儿童习惯形成需要反复地实践和训练 , 如果家庭不与幼儿园相互配合 , 对孩子成长不利 , 孩子可能因此感到无所适从 , 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
所以 , 在孩子入园后您还得讲究些教育技巧 。
1、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 , 如学会一首歌 , 一支舞 , 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应及时鼓励 。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 , 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 , 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 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 。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 , 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 , 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 。
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 , 或者不喜欢老师 , 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 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
2、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幼儿园中 , 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辆漂亮的小汽车 , 就希望一起玩 。
一开始这个孩子只盯着小朋友 , 不说话 。当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时 , 就扑上去 , 一把推开那个小朋友 , 抢了小汽车……这仅显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现 。因此 , 在平时的生活中 , 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如何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 , 如何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 。在家中 , 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 , 如“请”“谢谢”“对不起” , 大方地向别人问好等 。
孩子说话时 , 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例如 , 当孩子想去厕所时 , 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 , 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