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20亿票房,《八佰》回本了,华谊回血了吗?( 二 )


而国内电影市场以进口片带动票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就算是备受瞩目的《信条》 , 其猫眼想看人数仅4.5万 , 与《八佰》《夺冠》《姜子牙》等国产大片相去甚远 。以目前9月的片单来看 , 9月份国产片依旧处在断档状态 , 《八佰》票房长尾效应能延续多久不能确定 , 而《八佰》拉起的大盘热度能否燃烧到国庆档 , 也依旧需要观察 。
华谊2020年亏损收窄 , 一部《八佰》 , 巨头能否重生?同样需要观察的还有华谊兄弟 。前几日华谊兄弟对外公布了《八佰》的预计收入公告 , 截至2020年8月25日 , 《八佰》累计票房收入超过11.55亿元 , 华谊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2.05亿元-2.45亿元 。由此估算 , 华谊在《八佰》的分账比例在17.75%—21.21%之间 。

11天20亿票房,《八佰》回本了,华谊回血了吗?

文章插图
按照此比例计算 , 如果《八佰》票房达到30亿 , 那么华谊将获得的收入为5.32亿元-6.36亿元之间 。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 但是还不足以解决华谊的困境 。
根据华谊2020年半年报 , 华谊兄弟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等业务 , 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处在大幅下滑状态——影视娱乐业务收入达到2.75亿元 , 同比下滑73.18%;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收入达到993.23万元 , 较上年同期减少65.97%;互联网娱乐业务收入达到3556.32万元 , 同比增长101.51%——这种情况在今年影视公司大多入不敷出的大环境下 , 并不让人意外 。
真正让人忧虑的是华谊近几年无法摆脱的亏损和不断累计的资金负债 。
2018年华谊上市后首亏10.93亿元 , 2019年情况没有好转 , 华谊再次亏损39.63亿元 , 一时之间华谊卖画卖房、股权质押、出售旗下业务、银行借贷等寻求资金的消息不绝于耳 。今年上半年华谊再次亏损2.31亿元 , 亏损收窄39.31% , 但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 2020年已经到了9月份 , 今年是否能够摆脱亏损 , 留给华谊的时间并不多 。
另一方面 , 华谊的负债问题像一个填不满的黑洞 。近三年 , 华谊的负债率逐年攀升 , 2017年-2019年分别达到47.64%、48.01%和54.51% , 华谊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合计分别是28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 。2020年上半年华谊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合计超过30亿元 , 资产负债率依旧超过了54% 。
今年上半年电影行业停摆 , 华谊几次对外求助缓解资金窘境 。1月华谊以《八佰》的账款为抵押 , 获得了7亿元民生银行综合授信;4月 , 华谊从阿里影业、腾讯等获得的22.9亿定增;6月 ,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2.2亿港元卖房“救市”;7月 , 华谊与招商银行合作获得15亿授信……但是外援助力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 华谊兄弟的资金状况依旧窘迫 。
半年报显示 , 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7亿元 , 同比上年减少73.94% 。截至6月 , 华谊兄弟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34亿元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75亿元 , 以目前的货币资金显然无法覆盖一年内需偿还的短期债务 。
一部《八佰》救不了华谊 , 它只是给了华谊希望 。就像《八佰》里这场孤绝的仓库守卫战 , 牺牲和坚持并不能得到胜利 , 但能为整个民族换来一丝希望与可能 。目前华谊2020年手里还储存着《温暖的抱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侍神令》等项目 , 这些电影之后能否顺利上映获得票房市场的认可 , 关系着此后华谊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