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票房破16亿,但与2000多家小影院无关

“抵制,爱咋咋滴,就是不放”,说起电影《八佰》,济南一影院经理张巍气不打一处来 。
像千千万万个影院经理一样,在《八佰》定档的那一刻,张巍也曾无比兴奋,“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期待过一部大片上映”,但很快兴奋就演变成了愤怒 。
愤怒的原因,是出品方华谊对《八佰》采取的奇葩发行方式 。
在网络流传的版本中,“8月21日正式上映时,年票房在200万以上的影院,实行正常分账方式放映电影 。票房在200万以下的影城,则需按上年实际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额,并在8月19日前将该笔保底费用预交给发行方指定账户,才可放映《八佰》 。而部分上年度因截留票房被处罚过的影院,无论票房高低,都必须按比例交保底金额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本想靠《八佰》续命的众多中小影院,顿时感到自己被抛弃了 。
根据2019年影院票房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影院数量11000多家,抛除疫情期间关门的,票房200万以下的影院近2500家,占比23%,且多分布在三四线小城市,也就是说全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影院需缴纳保底费才能正常放映影片 。
华谊解释称这是为了惩罚“偷票房的影院”,为此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歌在朋友圈直接把电影院比做是“一些蝇营狗苟之人的副业和提款机”,这让影院经理们彻底炸开了锅 。

《八佰》票房破16亿,但与2000多家小影院无关

文章插图
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歌朋友圈截图
在“拒绝华谊一切合作”的微信群中,有影院经理表示,“已经在影院门口拉起横幅,决定讨伐华谊的无良行为”;还有的经理咒骂华谊吃相难看,决定以后不再放映华谊的片子;更多的影院经理则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一刀切?说是为了处罚偷票房的影院,那没偷过票房的就该被有罪推定?”
对于上述指责,华谊在8月21日做出回应,“根据拓普数据的实时统计,2019年全国共有影院11800家,截至8月21日,已有排映影片的影院共9649家,获得《八佰》放映密钥的影院共9497家 。”言外之意,没有交保底费的影院不到200家 。
但36氪采访下来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有行业人士告诉36氪,少说还有2000家影院没有缴纳3.5%保底金额 。至于为何有这么多影院在放映《八佰》,有知情人士表示,“华谊在(《八佰》)上映前一天偷偷给多家影院发了密钥,尤其是国营院线的小影院,但有效期只有三天 。(上映)前3天是冲刺票房最关键的阶段,华谊害怕数据上不去 。过了这三天,还是没有密钥 。”
截至8月29日12点,《八佰》的票房已经突破16亿人民币,排片率近80%,但众多中小影院们依旧被排除在这场狂欢之外 。
“最遗憾的还是观众看不了”
“这到底是不是合法的啊?算不算非法集资?”《八佰》新发行方式传出5天后,35岁的王志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从2018年开设乡镇影院算,他先后投资了七八十万 。两个影院所在的小县城都只有6、7万人,由于座位数不到400个,2019年,两家影院票房加起来才刚过200万(一家130多万,一家70多万) 。
按照华谊的发行方式,这两家影院缴纳的保底费最低要2万,最高可能7万,这让王志难以承受 。“人口这么少,怎么能做到200万票房呢,它这不是歧视吗?”
正常的分账标准来说,扣除5%的专项基金和3.3%的税费,剩下的票房,影院和发行方要按照57%和43%的比例分账,也就是说,如果上交2万的保底费,王志的影院要做到最少4万的票房才有可能盈利 。
但疫情下50%的上座率,外加硬件设备的限制,王志很难收回成本,所以没有缴纳保底费 。《八佰》上映三天了,与很多幸运拿到密钥的小影院不同,王志的影院没能等到密钥,“接下来应该也不会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