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理想小鹏如愿上市,40多家造车新势力谁能活到2021年?

2000年,时任德国奥迪公司生产部技术经理的万钢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
在那份文件中,他分析了中外在内燃机领域的巨大差距,并指出中国汽车业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必须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在这一领域中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万钢的建议得到了科技部、经贸委领导重视和支持,同年他在科技部的盛情邀请下回国工作,被聘任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 。
轰轰烈烈的新能源造车运动由此兴起 。
从2000年专项启动至今,20年间中国新能源造车先后上演了国家出台补贴政策、企业骗补等一系列“魔幻戏码” 。进入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造车,更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
8月27日晚,小鹏汽车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功全球新能源汽车史上定价估值最高和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蔚来、理想、小鹏,中国新势力造车“三杰”正式齐聚美股 。
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头部玩家,迈过了量产万辆的关卡,赢得了资本的再次加注;而赛麟、拜腾、博郡汽车等企业却由于各种原因,接连宣布倒闭或暂停运营 。
这些造车新势力在数年前,无一不是风光无限,而今在烧光了几十亿投资后,只能黯然收场;更有一些尚未起步的车企永远停留了在PPT阶段,被加速淘汰 。
这不仅让人发问:巅峰时刻,曾有40多家造车新势力品牌加入新能源汽车的行列,未来还有几家品牌能活到2021年?
01
第一梯队上岸
造车是个耗钱的活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新能源造车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造车新势力的加入,彻底点燃了资本的热情 。
2014年,被誉为“出行教父”的李斌决定自行造车 。那时的李斌已经是亿万富翁,他先后创办了易车网、易鑫集团,并在出行领域上中下游投资了摩拜、嘀嗒拼车、爱代驾等30多家公司 。
作为已经功成名就的老互联网人,李斌的再次创业赢得了马化腾、刘强东、雷军、张磊等众多资本大佬的支持 。对于此次创业,40岁的李斌也是信心满满,他自己拿出了1.5亿,全部投进了蔚来 。
尽管蔚来汽车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从互联网投身到新能源造车领域并不简单 。
彼时,国外的特斯拉汽车已经站稳脚跟,国内比亚迪、北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耕耘多年,从零起步的蔚来,从一开始就遭遇了各方质疑 。
成立之初的蔚来,业内对其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蔚来合作的江淮代工到底靠不靠谱,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二是蔚来的换电模式能否成功,虽然换电模式已经提出好多年,但因技术难度高、投入过大,不少企业都在换电模式上栽了跟头 。
尽管期间遭遇了产品自燃、汽车召回、高管离职、资金紧缺等负面事件,但李斌顶住层层压力,一边融资一边扩张,蔚来汽车的销量也在稳步上升 。
2018年9月12日,蔚来汽车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新势力造车上市第一股 。
汽车是高利润行业,自然入局者众多 。在李斌创办蔚来的同时,曾创办汽车之家的李想、UC创始人何小鹏等人也加入了新势力造车的行列,先后创办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
依托互联网思维,李斌、李想、何小鹏等人的加入,让造车新势力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热议的焦点,其知名度不亚于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车企 。
2018年是新势力造车的风光之年,海量的资金投入新势力造车企业,除了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领军企业以外,赛麟、拜腾、博郡等新势力造车品牌也层出不穷 。
但造车终究是一件技术门槛高、耗资巨大的事情 。即使迈过量产门槛之后,“质量”也会成为下一场更难打的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