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境界 亲子沟通无障碍


三层境界 亲子沟通无障碍

文章插图
说到亲子沟通的3层境界 ,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有没有道理 , 再看看对促进良性的亲子沟通是否有所帮助 。
三层境界让亲子沟通无障碍
第一层境界: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三层境界 亲子沟通无障碍】早在几年前还没有生孩子时 ,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 主题是“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很快 , 一位老同学看了文章后给我打电话 , 说:“你讲的道理都很好 , 我也有所感悟 , 但是做起来可不容易 。”我记得自己还振振有词地“教育”了他一通 , 现在回想起来 , 那时候真是纸上谈兵 。当我真正成为妈妈后 , 才体会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未必顺利 。
站着说话怎么也比蹲下来轻松 , 尤其是我这等高龄妈妈 , 蹲一会儿就会腰酸腿疼 。然而 , 往往在我发现宝贝儿子熊壮壮对我的“高论”充耳不闻的时候 , 或者我对他的问题答非所问的时候 , 才会突然间想起来这条“定律” , 于是立刻蹲下去 , 问题也就解决了 。
“蹲下来”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 , 因为只有“蹲下来” , 我才能更清楚得听到他说的每一句话 , 才能更好地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 。而在和孩子平视的状态下 , 我觉得更能够了解他的内心感受 , 同时他也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 , 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重要 , 因为能从眼睛中读到许多言语之外的东西 。
对孩子也是这个道理 , 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 “蹲下来”是了解孩子、进行良性亲子沟通的第一步 。
“蹲下来”只是一个肢体动作 , 但它却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态从心里放下来 。这才是最难做到的 。
这一代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确实不一样了 , 他们好象天生就对尊重、平等有着更强烈的要求 。也许 , 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心理需求 , 只不过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环境下 , 还没来得及发芽就被泯灭了 。可是 , 如果现在还想用上一代对待我们的那一套来对待我们的孩子 , 摆起大家长的架子 , 那么 , 亲子冲突势必难免 。
其实 , “蹲下来”本身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自己 。我们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俯视孩子 , 在平视的状态下 , 我们也能体会到平等 , 你的语气可能就会缓和下来 , 心态也不再那么居高临下 , 与孩子的交流会更加顺畅 。
第二层境界: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在人际交往中 , 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 比如被领导在全员大会上批评、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些不愉快都是我们最不愿意碰到的倒霉事 , 会使我们心烦气燥或者神情抑郁 。
那么 , 我们再回过头来想想 , 这些我们所认为“倒霉”的事 , 是不是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带给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往往是劈头盖脸式的 , 并且还很有心理优势——我这是在教育他!是为了他好!没有人否认父母的良好初衷 , 只不过方法值得商榷 。当我们被领导批评的时候 , 即使真的认为自己错了 , 也会顾及面子 , 想方设法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