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钧瓷,你知道多少?

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 。因为在当时的官窑,力求釉色均匀,但由于少数器皿在烧制中的窑温、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纹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 。传统钧瓷瑰丽多姿,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 。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 。

神秘的钧瓷,你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数字钧官窑 。北宋后期,为宫廷烧制养植奇花异草专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器物底部刻有从一到十的数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相传底部刻有一、三、五、七、九单数的为红釉,二、四、六、八、十双数的为青色釉 。钧官窑的数字都刻在护胎釉之下,刻在护胎釉之上的应为后世补刻 。有些器物上还刻有"奉华殿"、"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等宫廷庭院名称,有些为北宋刻制,有些是清代乾隆朝宫廷造办处后刻 。乾隆皇帝十分珍爱宋代瓷器,赏玩之余,让造办处工匠在很多宫廷收藏的器物上,题刻了大量御制诗文,从而成为宫廷收藏宋代名窑的佐证 。
金灭亡后的蒙古时期到元代前期,是钧窑的繁荣时期 。第三期包括了钧窑的繁荣期和衰落期 。钧窑继北宋末期生产淡雅精美钧釉瓷的生产高峰后,再一次进入生产的高峰时期 。此期的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巨大,影响广远,在北方地区成为主流产品 。钧瓷的影响在元代达到了最 高点,目前发现的元代生产钧釉瓷的窑场达数百个 。第三期前段为蒙古时期到元代前期,代表了这种繁荣景象 。这期地层出土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都是最丰富的,钧釉器釉色变化丰富,天青釉的器物有所减少,月白色开始较多地出现(图三),还有紫蓝色(图十一)、褐绿色等,釉色变幻多端,釉的流动性很强,一件器物上不同部位也会因釉层的厚薄和烧成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色彩,过渡部分还常有白色或灰蓝色的针状结晶,即所谓的“兔丝纹” 。
神秘的钧瓷,你知道多少?

文章插图
宋钧瓷的“棕房”孔众说不一 。有的呼其为“针孔”、“针眼”,有的叫做“橘眼”,有的称其为“猪毛孔” 。宋钧瓷的釉表小孔虽然很少,但小孔的内部空间较大,不是直上直下的“针孔”、“针眼”或“猪毛孔”,将其称为“棕房”更为形象确切 。在50倍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其釉面小孔表明,孔内径向长度可达孔口直径的4—6倍,较大的“棕房”孔洞可以从洞口直接观察到胎体 。同时,在釉面小孔四周分布有疏松的褐色颗粒杂质 。釉层中气泡的数量和大小不同,单色乳光釉中气泡多,但尺寸小,直径一般在0.05—0.1毫米之间 。对釉层横断面的显微镜观察表明,绝大多数气泡似乎是在坯釉界面上产生的 。气泡形成的初期数量多而尺寸小,直径一般在0.02—0.06毫米之间,这些小气泡随后逐渐合并成较大的气泡向表面移动,其中一部分从表面溢出,在釉面上留下约0.5—0.8毫米的‘针孔’ 。“棕房”的形成是胎内气泡携带胎表“护胎釉”杂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成较大的气泡,到达釉面后,因气泡内含有杂质使表面张力减小,在冷却过程中,气泡内压力大于烧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破裂,并将杂质颗粒带到破口四周,由于周围冷却的釉料不能及时补充,形成如前所述的“棕房”;没有破裂的在釉中距釉表较近的含“护胎釉”杂质的气泡,使釉色呈现浅褐色圆点 。而在烧成过程中,釉内产生的气泡,虽然也在不断合并成较大气泡,但是大多数气泡内由于不含过多杂质,气泡表面张力较大,能够耐受住烧成环境压力,因此能大部分存留下来,形成晶莹剔透的“水眼”;个别破裂的釉内产生的气泡,在釉表留下凹陷小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