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汝窑是最昂贵的中国瓷器品种之一 。2012年,一只汝窑笔洗在香港拍出2亿786万港元的天价,刷新当时的宋代瓷器拍卖纪录.

汝窑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文章插图
【汝窑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对于汝窑的性质,陶瓷界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汝窑就是北宋时期专门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窑,即北宋官窑,其性质与南宋修内司和郊坛下官窑一样;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南宋人明确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清波杂 志》)认为其性质与定窑相似,均系在烧造民用瓷基础上,因产品精良被朝廷选中而奉命烧造御用瓷器 。
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 。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 。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 。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
汝窑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文章插图
官窑天青釉色为主 。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 。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 。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 。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
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论》里这样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 。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
汝窑价值已经翻几千倍,现在还不断的增值,还等什么呢

文章插图
“汝窑以玛瑙末为釉”是有道理的,釉料中加入玛瑙,增加了游离态石英的量,使釉面乳浊(参见图1),出现乳光,表现出滋润、纯粹、脂感强的艺术特点 。又由于要SiO2与玻璃相在冷却过程中膨胀系数的差异,产生应力,便出现蝇翅状开片和古瓷片相似(同理对不加玛瑙的釉,在釉厚足够时也会出现开片) 。在原料考察中发现,宝丰青凉寺附近有坦露在地面的玛瑙矿,说明汝瓷以玛瑙为釉是就地取材 。
汝官窑烧制的时间不长 。一种说法认为从元祐元年(1086)至崇宁五年(1106),一种说法认为时间稍长,但不离哲宗、徽宗两朝,而且,宋徽宗时而“废汝用钧”,时而“废钧用汝”,致汝窑烧制时断时续,至靖康之耻,汝窑与北宋同时灭亡 。尽管学界对于汝窑存在的时间没有一个定论,但汝窑烧制时间短,大概20年左右基本上是共识 。如此,汝窑传世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