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一测你对汝瓷的了解程度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二零一二年,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二点三亿成 交,让汝瓷这一传奇国宝家喻户晓 。但,台 湾人聪明地打起了汝窑这个概念,而回避了汝瓷这个核心 。

测一测你对汝瓷的了解程度

文章插图
根据窑址出土文物来看,汝窑瓷器文物有几个特点,第 一的胎骨比较薄,胎为香灰色 。而根据清凉寺窑址出土的器物来看,汝窑的胎主要是灰白色或偏白色,并不是颜色较深的香灰色 。但香灰色一说基本符合汝窑瓷胎灰白的特征,约定俗成,也没有必要进行修改了 。
汝窑器物看,除支钉烧,还有垫烧和圈足露胎烧,胎体有手拉胎和模制 。汝瓷的最 大特点是“粗粮细作”,胎土和釉料都是“就地取材”,胎土粗劣,又没有掌握使用溶剂的技术,便在釉料上下功夫,破天荒地使用当地产的玛瑙入釉,这是大胆的创新 。特别是在“火控”方面,制作者摸索出一套完 美的、适用于“此胎此釉”的烧制工艺 。论材质、条件,其他几大名窑都优于汝窑,但却汝窑为“魁”,这就不能不归功于“工匠精神” 。
测一测你对汝瓷的了解程度

文章插图
汝窑瓷器以精美名贵著称 。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中有“汝窑为魁”的说法,后人也多有激赏 。如《河南汝州直隶州历代统属考》载督学孙灏称赞汝窑的诗:“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 。”意即汝窑瓷器的精美,官窑、哥窑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价钱更是超过定窑瓷器;感叹虽然金盘玉碗向来被视为宝物,人们却热衷于把用泥土烧制成的汝窑瓷器当成精美的珍宝 。
汝、官、哥、定、钧窑世称“五大名窑”,汝窑居首,这是因为汝窑瓷器的釉色独 一 无 二,其它瓷窑都烧不出来 。我们一般称其为“淡天青色” 。虽然严格说来每一件汝窑瓷器的釉色都不完全一样,但基本都是趋向淡天青色,这是汝窑瓷器受到人们器重最关键的地方 。汝窑最初烧造刻花青瓷,属于耀州窑系 。在它之前,陕西铜川耀州窑在五代到北宋初烧过类似天青釉的瓷器,汝窑瓷器的釉色可能受其影响 。天青釉汝瓷是北宋徽宗时期供宫廷使用的高 级青瓷,当时烧造青瓷的窑场很多,朝廷为什么会选中汝瓷,我们怀疑可能与宋徽宗崇信道教有密切关系 。汝瓷的淡天青色釉,冷暖适中,不愠不火,内敛,不张扬,在视觉上使人感到非常舒服,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所以这次展览的名称就定为“清淡含蓄” 。另外,道家以质朴、朴素为美,这种釉色也适合道家在颜色上对美的捕捉 。
测一测你对汝瓷的了解程度

文章插图
汝窑天青色彰显着“道法自然、天 人 合 一”的宋代文人精神,尤为北宋晚期及明清一些皇宫贵 族所倾心 。明代宣德皇帝即责成景德镇御窑厂仿烧汝窑,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御窑厂仿烧汝窑达到一个高潮 。但明清御窑仿烧汝窑大多仿其天青釉色,造型则应时而制,釉色之莹润含蓄远不及北宋汝窑 。其中好诗的乾隆皇帝尤其钟爱汝窑,其一生题写咏瓷诗约200首,咏汝窑瓷器的诗则达20多首,并御示宫廷工匠刻题于汝窑器物上;镌刻在汝窑瓷器底部的铭文,清晰地刻画出传世汝窑器物的皇 家记忆 。
【测一测你对汝瓷的了解程度】南宋时的周辉说汝窑“为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近尤难得”一方面是说汝窑的珍贵,南宋离北宋时间这么近,这事都非常难得,一方面可能也是将对北宋的怀念寄托于这“难得”的汝窑瓷器之上 。如此这般,汝窑身上所蕴含的文化涵义便甚为复杂了,这恐怕不是审美较为单一的元明清瓷器所能承载的 。了解中国陶瓷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宋瓷,了解宋瓷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汝窑 。也许正是如此,收藏这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克拉克夫妇,英国最著 名的中国古陶瓷收藏家之一,珍存其近四十年,直至夫人去世前才将其出售,辗转至日本茧山龙泉堂 。与其原为一对的另一件汝窑洗,则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 。而这件藏品一出现在拍卖现场,就引起了这番震动 。距离上一次汝窑小盘出现于纽约佳士得拍卖现场,创下154万美元的中国陶瓷拍卖世界纪录,整整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