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牛股摊上事?代持协议牵出博雅生物被隐瞒的实控人!( 二 )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018年,博雅生物已分别向丹霞生物支付预付款项1.15亿元、2.02亿元 。
但,24个月的调拨血浆的有效期过后,因停产原因及尚未获得国家监管部门的血浆调拨批准,丹霞生物未能完成血浆供应 。
即便丹霞生物尚在整改、大额预付款未交货,2019年博雅生物仍向丹霞生物预付了5亿元货款 。2017年至2019年,博雅生物累计向关联方丹霞生物支付8.17亿元的采购预付款,但实际采购金额为0元 。
在丹霞生物违规后,为何还要签订大额采购协议?2017年和2018年预付大额资金后,对方未能交货,2019年为何还要预付5亿元采购款?
隐秘的关键先生
从企业决策流程来看,董事会一致作出向关联方并购标的丹霞生物输血8亿的决定,颇令人玩味 。
监管对此进行了关注 。
深交所于2020年6月29日对博雅生物发布问询函 。博雅生物在回复中表示,虽然2017年丹霞生物《药品GMP证书》被收回,暂停生产,但丹霞生物下属各血浆采浆站均持有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单采血浆许可证》,采浆行为一直合法合规,仍正常采集原料血浆 。公司预付给丹霞生物的款项,均用于丹霞生物的原料血浆的采集及正常的运营开支,以保障丹霞生物原料血浆的供应能力 。
博雅生物还表示,因原料血浆的稀缺性,公司签订相关采购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安排付款,因此是合理的 。
另一厢,博雅生物向丹霞生物采购原料血浆尚未获得批复,博雅生物原料血浆规模不足,还进而导致其募投项目延期 。
博雅生物2020年8月2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决定调整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建设的“千吨级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项目将延期不超过24个月,预计于2023年6月建成并完成GMP认证 。
其称,鉴于抚州市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调整,以及公司向博雅广东采购原料血浆尚未获得批复,公司原料血浆规模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拟申请扩大“千吨级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也称“1000吨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模 。
这项公告似乎在极力说服市场,“与博雅广东合作” 。
也正是因此,不少投资人认为,博雅广东的角色十分蹊跷 。
市场忽略了这个故事的起始是,2017年4月,作为博雅生物控股股东的高特佳集团主导了这项收购,高特佳集团和博雅生物共同成立产业基金,斥资45亿元收购博雅广东(丹霞生物) 。
按照接近高特佳集团董事长蔡达建人士透露,45个亿的资金构成中,除了上市公司博雅生物出资5000万元,其他资金构成中,高特佳集团运用了大量金融机构等资金 。
保住博雅广东,对于高特佳集团的资金链安全至关重要 。
按照该人士提供的多项合同原件、相关协议,蔡达建是这项并购重组的关键人物 。
隐瞒的实控人
在最新一期回复监管问询时,博雅生物仍声称,高特佳集团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没有股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能单独或共同实际控制高特佳集团,高特佳集团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因此,上市公司也无实际控制人 。
不过,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查阅工商资料和获得的代持协议相关信息显示,博雅生物实际控制人信息或长期以来被隐瞒 。
多个信息指向,蔡达建早于2017年4月26日已成为高特佳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进而成为博雅生物的实际控制人 。
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公开信息及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蔡达建系知名医疗健康行业创投机构高特佳集团董事长,其2000年受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委派成立创投实体深圳高特佳投资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