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宝宝节后分离焦虑的四招数

2015年春节已成为过去,如今大家都各就各位,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对于成人而言,放了几天小长假,刚上班或许还有些不太愿意工作,但一两天便适应了 。
但对于1-3岁的宝宝来说却并非如此,他们习惯了每天有父母的陪伴之后,当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时就会特别害怕,由于见不到爸爸妈妈会变得闷闷不乐 。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症” 。
案例:
网友@花花姐姐:年前带女儿回婆家,出门前她抱着姥姥拼命哭(平时都是姥姥带),说不要我 。今天早上我上班,她又抱着我拼命哭,说不要姥姥 。
网友@ 020夏娃娃:上班前一天晚上我就跟宝宝解释了,说麻麻第二天要上班了,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今天早上我走的时候他果然很听话没有要跟,可眼眶都红红的,看着也是心酸 。
网友@笑笑她娘:今天我们出门的时候宝贝还没睡醒,走得很顺利 。但是不知道她起床后发现粑粑麻麻不在身边会有什么反应 。

搞定宝宝节后分离焦虑的四招数

文章插图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是指与某个人建立了亲密的情感关系后,又要跟他/她分离时,心里产生的伤心、痛苦的情绪,并可能通过各种行为表示拒绝分离 。分离焦虑症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甚至连家中的宠物都会产生分离焦虑的情绪,而在老人和婴幼儿童中最为常见,表现也最为突出 。
解决宝宝分离焦虑 简单4招就搞掂!
1、分离预告:粑粑麻麻要离开宝宝前的一两天,可以提前给宝宝作一个“预告”,例如说“麻麻明天要去上班,晚上(或周末)就会回来跟宝宝玩” 。到了分离的节骨眼上,虽然宝宝也会感到伤心,但由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对麻麻的离开不会感到突然,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
2、注意培养生活技能:
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 。粑粑麻麻应该让宝宝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独自睡觉等 。这样,当粑粑麻麻不在宝宝身边的时候,宝宝自己也能hold住日常的生活,而不必担心宝宝因抗拒新抚养人的照顾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
3、多接触他人:从宝宝1岁起,粑粑麻麻就应该有计划地多带孩子外出,多接触其他人,并且鼓励宝宝主动与其他人交往,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宝宝对粑粑麻麻的依赖感 。
4、提前熟悉新的抚养人和环境:粑粑麻麻要离开宝宝,换由长辈或保姆带,麻麻可以提前一段时间让宝宝熟习新的抚养人,同时也可以让长辈(保姆)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 。而对于即将就读幼儿园的宝宝,麻麻可以提前带宝宝去幼儿园参观玩耍,并且告诉他“以后你就在这里跟其他很多小朋友玩” 。
【搞定宝宝节后分离焦虑的四招数】本文由妈妈育儿网(https://www.mmyuer.com/)小编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