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 最需警惕的5大安全问题


宝宝入园 最需警惕的5大安全问题

文章插图
宝宝上幼儿园了,不再需要为一分钟宝宝不见了,就担心他又跑到哪个地方去搞破坏,被磕磕碰碰而伤到了身体,也不用担心他在你一转眼功夫没看见,就被坏人拐跑了 。孩子有了幼儿园老师的看管之后,在他放学回家之前终于可以有一点自己的私人空间了 。
但是,宝宝在幼儿园就百分百安全了吗?在外面可能发生的意外,在园内就完全杜绝了吗?宝宝入园生,一定要警惕5大安全问题 。
1、幼儿园的设施是否安全
在选择幼儿园,或者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家长们就应该先检查幼儿园本身硬件设施是否存在安全的隐患,我们对幼儿园里里外外进行一次彻底扫描 。
热水瓶或者饮水机要放在幼儿不能碰到的地方 。
活动室内的活动器材和工具是否整理整洁,使用之后的剪刀或者刀片有否及时收藏好 。蚊蝇药、消毒液没存放好,可能幼儿就会拿来玩 。
教室,特别是楼上的教室的窗子是否装栏杆了 。
观察一下送饭菜的路是不是小朋友经常玩耍的地方 。如果看到两位阿姨抬着保温桶上楼梯,楼梯上却有小朋友兴冲冲的下来,这样孩子被烫伤的危险性就很高 。另外要确保厨房不在幼儿活动室的同一层,这样孩子不会因为好奇或误闯厨房而受到意外伤害 。
室内的电源插头不能太低了,观察电线是否老化 。
一般幼儿园的电源插头都会设在一米五以上 。
【宝宝入园 最需警惕的5大安全问题】建筑物转角处及家具棱角是否很尖硬,这样孩子容易被磕伤 。
课桌椅上的钉子是否松动脱落,没有及时修理 。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危险,在幼儿的活动中,还有更多“看不见”的不安全因素 。
2、看护是否尽职尽责
幼儿午睡时,教师擅自离开或打瞌睡或干私活,老师经常都会在幼儿午睡时“开小差” 。这样使得幼儿在午睡时发生的窒息或跌落等意外,老师没有办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
幼儿园的大门没有及时关,门卫看管不严格,幼儿私自跑出幼儿园 。
幼儿园管理不严,让陌生人接走幼儿 。要观察是否有门卫值班,以及门卫对陌生人的处理方法 。幼儿园应当做到了不见卡不放人,有特殊情况须拿来接人身份证或有效证件 。
幼儿园的教职工被聘用、幼儿入园时是否经过严格体检;
教师胸前戴了别针或指甲留得太长 。有的教师爱漂亮,却没考虑到这会不会扎伤幼儿 。
女孩身上的装饰物(如手链上的小铃铛之类的东西)易入口鼻耳 。
一位妈妈发现女儿回家一直哭耳朵痛,结果带到医院检查,有一粒小珠子在耳朵里 。原来是幼儿园里另一个小朋友将衣服上的珠子扯下来,分给了好朋友,女儿没地方放就放到耳朵里,结果拿不出来了,还不敢跟老师和小朋友讲 。
老师将幼儿落在已开消毒灯的寝室里 。保育员为了赶时间没有检查寝室里是否还有人,就开了消毒灯 。
3、食品安全
食堂工作人员是否专业,每天的饭菜是否进行48小时留样 。
园内的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教职工是否经过消防设施的培训 。
4、意外伤害
活动时运动器械伤害 。随着托幼机构环境的不断改善,儿童户外活动逐渐增加,活动场所面积逐渐增大,户外活动场所中,大型玩具的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玩法有趣,使活动时兴奋忘形、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儿童极易发生意外伤害,因此大型玩具场所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场所 。
活动前老师未检查运动器械及活动场地的平整和场地有无不安全障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