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的价位变动情况

真正的好田黄还是稀 缺品,西泠秋拍上,107克的清早期田黄七宝罗汉像拍出931.5万元,顶 级田黄现在就是这样的‘任性’价 。但我很反对为了凑数 搞什么田黄专场,尤其反感‘昌化田黄’这种搞笑概念,田黄就只有福建寿山产 。”有行家直言顶 级田黄仍受热捧,但某些专场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

田黄的价位变动情况

文章插图
厦门举办的“保真保值保回购———国石瑰宝艺术品交易会上,一块从日本征集得来的重1725克号称“最 大田黄”的白田黄引发买家逐鹿,最终一位来自北京的40多岁的投资兼收藏家以3.92亿元的价格收入囊中,此事引发了当时寿山石收藏界的地 震 。
田黄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 王"尊号 。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 王" 。数百年来田黄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
田黄的价位变动情况

文章插图
田黄长期埋藏在水田中,经风化作用,其外表通常会形成不同特征的皮层 。根据皮层的厚薄,可分为厚皮(>1mm)、薄皮(<1mm)和稀皮(细雾状);皮层有单层皮与多层皮 。田黄的皮色主要有黄 色、黑色与白色 。黑色皮俗称“乌鸦皮”;皮为白色而石色为黄 色,称为“银包金”;皮为黄 色而石色为白色,称为“金包银” 。田黄的不同皮色可能与不同颜色的土质有关,即黄 色的土壤形成黄 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 。由于田黄普遍发育石皮,有“无皮不成田”之说,故石皮成为鉴定田黄的重要特征之一 。
寿山石雕艺术真正进入士大夫阶 层是在明朝 。明清时期,已出现了一批技术高超的名雕刻师及其传世佳作,有更多的文人雅士加入到创作和发展寿山石文化的行列 。寿山石文化开始名扬四海 。大量寿山石特别是田黄雕珍品,被列为贡品而被秘密藏于宫廷秘事 。而且,还形成了“东门”和“西门”两支各具特色的寿山石雕艺术流派 。清朝康熙年间,用田黄冻雕制的仙佛、罗汉等摆设工艺品均甚为流行 。清朝乾隆皇帝,鉴于田黄名称吉祥,视其为珍宝 。认为“此石产于福(建)寿(山)田中,为天降福寿宝石”,曾经取福州寿山的大田黄置于祭祖的供桌上用以祭祖,以取得“福寿吉祥”之意,祈求多福高寿、王土广袤 。从此,各地官府便大量征收作为贡品,使田黄身价倍增 。不少用田黄雕刻的印章和工艺品,已成为传世之佳作,闻名遐尔,价值连城 。
田黄的价位变动情况

文章插图
形 。石材或印章以高大方正为优 。但田黄“无根而璞”,出土时均为椭圆状 。如果是椭圆形,则应尽量取饱满、浑圆、规矩,长、宽、厚比例协调的为好 。另外雕功对田黄的价值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师的工艺师的雕功价值1.5万-2万/两,普通的工艺师的工艺也能达到每两1万元 。由于田黄价值昂贵,所以一般采用薄意雕,以减少石材损失 。
【田黄的价位变动情况】“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在我国由来已久,如此便可看出田黄的价格不菲,如今,收藏市场越来越火爆,而玉石市场更是异军突起,不少人开始做起了“石头”投资,田黄作为最有身价的收藏品之一,自然成为了收藏争相追捧的对象,田黄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