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限塑令来袭 可降解塑料与纸业轮番涨价 多家上市公司瞅准机会忙扩产

_原题为:最严限塑令来袭 可降解塑料与纸业轮番涨价 多家上市公司瞅准机会忙扩产
时隔十二年,限塑令卷土重来 。相比上一轮限塑令在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被打了折扣,新版限塑令还未正式实施就被冠以了“史上最严”的称号 。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与生态环境部发布限塑令要求,并明确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需在今年底前应完成的限塑任务,限塑范围包括这些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等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个省份相继发布了“地方版”限塑令,为“史上最严”做出注解 。与此同时,市场对于传统塑料替代品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可降解塑料与纸包装是替代品中的佼佼者,不少上市公司瞅准机会忙扩产,希望解决替代品面临的成本高企、产能不足等问题 。
20余省份颁布“地方版”限塑令
传统塑料制品大限将至,距离今年年底的时间表已不足4个月 。近日,“地方版”限塑令纷纷出炉,例如,陕西省发文要求,按照循序渐进、分时分段原则,到2020年,西安市(含西咸新区)率先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 。
具体来看,到2020年底,西安市(含西咸新区)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 。
这一举措将在西安市(含西咸新区)率先起步,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陕西省各设区市建成区,到2025年底,陕西省各设区市建成区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
此外,根据陕西省的规定,到2020年底,全省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各设区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规定中还对快递行业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安排给出了时间表 。
济南市有关部门也于近日印发文件,要求有序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分批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减少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同时,加强快递塑料包装管控等塑料制品使用、流通环节监管,严控塑料污染 。
采访人员注意到,在诸多省份中,海南省于今年3月率先发布了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名录,并定于年底12月1日实施 。其中明确了不可降解塑料的类型和产品形式,尤其强调了所有含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对不可降解这一概念进行了明确划分 。
相比不少省份将限塑令的首批期限定为今年底,广东省已于9月1日正式执行限塑令 。根据广东省的安排,广州、深圳两市已率先执行;此外,到2020年底,广东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食堂还要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
实际上,限塑令并不是新鲜事,上一轮限塑令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但正如前述,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打折扣现象,例如,在农贸市场等场所,免费塑料袋仍十分普遍 。业内认为,最新的限塑令考虑到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发展对塑料制品的消耗增长,同时,新版限塑令从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吸管等制品切入,也能够使政策对企业经济的影响保持可控 。
可降解塑料PK纸包装
在新版限塑令提出早期,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的禁止,塑料包装行业将迎来较大的替代产品市场空间,其中可降解塑料包装与纸包装材料受关注程度较高 。
据了解,可降解塑料包装的原材料能够实现商业化使用的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在国内实现量产并有潜力持续扩大产能的集中在PLA和PBAT两类 。此外,纸包装的原材料则以瓦楞箱板、白卡白板等包装原纸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