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养眼:传世汝窑集萃

汝官窑胎的烧结程度明显较差 。例如有些致密化程度较高的北宋钧窑胎,虽然也存在少量闭口气孔,但断面上已经出现明显玻璃光泽;大多数临汝窑胎的烧结程度也比汝官窑高;龙泉窑白胎青瓷的断面亦已出现玻璃光泽,闭口气孔也没有汝窑多 。

非常养眼:传世汝窑集萃

文章插图
汝窑烧造青瓷是想仿制柴窑的‘天青色’,而由于河南地区的原材料天生就能烧造出来类似的青瓷,其中也包括钧窑在内,其实我们仔细对比,北宋钧窑也有很多甚至比汝窑还要‘蓝’的釉色,这一点我们不难在钧窑尤其是在北宋天青色钧窑器物上看到,甚至金代的天青色钧窑,但是往往人们却只看到在天青色衬托下的那几片耀眼的紫斑,却忽视了那天青色 。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和汝州市张公巷均发现汝窑烧造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 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时期皇 家主要代表瓷器 。
非常养眼:传世汝窑集萃

文章插图
【非常养眼:传世汝窑集萃】
汝窑能成为五大名窑之首与宋徽宗的喜好有关 。冯小琦介绍说,唐代社会蒸蒸日上,大气磅礴,所以陶瓷雍容大度,类似唐三彩,到了宋代则推崇理性美 。“汝瓷代表了宋人的审美,与唐代完全不一样 。”
瓷传世器型有盘、碟、碗、洗、三足奁、瓶、盏托、水仙盆等 。器物多满釉裹足支烧,因而汝瓷器底留有前尖后圆类似细小芝麻形状的支烧痕,小件器三个,大件器五个或六个 。有的器物底部或宋代原刻、或清代加刻有“奉华”、“蔡”、“甲”、“乙”、“丙”字或乾隆御题诗 。“奉华” 为宋高宗德寿宫配殿的名称,“蔡”字为物主姓氏,“甲”、 “乙”、“丙”为清代划分器物的等级 。
非常养眼:传世汝窑集萃

文章插图
有学者认为,汝窑这些特点和它加入的特殊成分有关 。南宋周辉在《清波杂 志》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 。有古瓷专家指出,以玛瑙入釉可使釉色更加滋润和明艳,也是其气泡特质的成因 。但也有观点说,玛瑙本是一种硅酸物质(氧化硅),正是制釉的主要成分,并不特殊 。汝窑窑址宝丰以生产玛瑙而闻名,其劣等品或下脚料完全有作釉的可能,玛瑙入釉足见其奢华,但于成分无益 。
汝窑水平高的地方正是因为它包含了哲学思考,“北宋的皇帝及师傅们在文化需求上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已发现瓷器可以更多地肩负使用之外的文化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