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是雌雄同体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是雌雄同体

文章插图

男人通常认为自己是男人,
女人也通常认为自己是女人,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是雌雄同体的 。
在柏拉图的《会饮篇》当中,有一个叫做阿里斯托芬斯(Aristophanes)的人讲了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是雌雄同体

文章插图

最早的人类是球形的,有四条胳膊、四条腿,一个头、两张脸,朝着相反的方向看 。这些球形人类有着非凡的力量和智慧,与诸神战斗,结果被嫉妒的神砍成了两半,以削减他们的力量 。这些最初的球形人类变成了两半,一个是女性的,一个是男性的,从此以后,这最初人类的两半一直在寻找对方,渴望重逢 。
阿里斯托芬斯告诉我们,当他们中的一个遇到了另一半时,就会融化在爱、友谊和亲密当中;他们片刻都不能分离:他们要一起度过一生 。
荣格是最早观察到人类心理的雌雄同体现象的心理学家 。他指出,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其实生存着足够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荣格把她叫做“阿尼玛(anima)”;同样,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属于她们的那个男性原型意象:阿尼姆斯(animus) 。
  • 为什么男人与女人会一见钟情?
  • 为什么情人眼里会出西施?
  • 为什么相爱着的男男女女会有如此多的故事发生?
  • 为什么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除了外在的原因,这些大抵都是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在背后操纵的结果 。本文尝试着采用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对爱情这一现象进行心理学的分析 。
01、阿尼玛、阿尼姆斯及其投射阿尼玛一词在拉丁文当中是“灵魂”的意思,它是指男性心灵中女性成分的表征,它所表达的事实是男性心理中大多带有少部分阴性或女性成分,它一直在男性身体中以女性的方式运作 。
阿尼玛通常与母亲意象和钟情的意中人联系起来 。
“每一个母亲和每一个被爱的人,都被迫成为这一无处不在的、超越年龄的意象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与男性最深层的心灵现实相呼应” 。
尽管阿尼玛通常被看作是一个灵魂的意象,荣格觉得灵魂一词太过模糊,不像阿尼玛一词这么具体 。阿尼玛通常是一种诱惑男人的女性,似乎为男性的灵魂的表达,提供了一种途径 。因此,阿尼玛的概念提供了对男性心灵中的某些内在成分的理解 。
相应地,荣格把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叫做阿尼姆斯,那是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它一直在女性体内以男性的方式运作 。阿尼姆斯一词是“精神”的意思,荣格理论把阿尼姆斯等同为女性内在的精神指导 。
当荣格提出阿尼姆斯的概念时,他所展示的是一个父权制社会中,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 。在荣格的描述中,阿尼玛是对男性的内在世界的值得同情的描绘;但是阿尼姆斯没有那么和蔼可亲;它作为“他者”的刻板化的观点而呈现,是一种外在世界的建构 。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是雌雄同体】他指出,“如果阿尼玛是在男性中发现的一个原型,那么推测在女性中也呈现出对应的原型,也是合理的 。正如男性通过女性得到补偿,女性也通过男性得到补偿” 。
荣格认为,阿尼玛与阿尼姆斯是构建男人和女人心灵结构的最根本的基材 。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不同,不是男人完全是阳性的,或女人完全是阴性的 。
意识自我与身体拥有同样的表征 。男人将心理结构当中的意识自我认同为阳性,他的阴性的一面变成了无意识,变成了内在的阿尼玛意象 。女人之所以是女人,是因为她的意识自我认同为女性,而她的阳性的一面变成了无意识,变成了内在的阿尼姆斯意象 。我们的家庭、社会和文化都在强化这种认同意识自我与身体表征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