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汽车DIY( 二 )


“艺术不是再现看到的东西 , 而是要使人们能够看见美的存在 。”



创意汽车DIY
儿童美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儿童美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创意汽车DIY】在我为“艺术儿童”的孩子们设计的“调查档案” , 有这样一条:
10、最希望孩子从美术学习中获得:技术( )、快乐( )、智慧( )、自信( )、创造力( )、合作精神( )、情感( )、审美能力( )、文化理解能力( )、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对人类艺术的热爱( )、专业发展的机会( ) 。
令我高兴的是 , 83%的家长并没有选择“技术”和“专业发展的机会” , 却或多或少地选择了其他项 , 有一些家长除了这两项外 , 对其他所有的都划了勾 。我认为如快乐、智慧、自信、创造力、合作精神、情感、审美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人类艺术的热爱和尊重等 , 就是儿童美术之最终目的 , 尤其是12岁以前的儿童美术 。
技术对于美术的专业发展固然重要 , 但与钢琴指法所要求的童子功完全不同 , 如果过早地训练 , 会使儿童本来发散性的视觉思维被归拢定型 , 而无法从自我出发来感受美术中高高在上的“创造之美” , 归根结底 , 儿童美术绝非“术” , 而是“手段” , 就如阿恩海姆《视觉思维》中所说:“艺术是增加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 , 没有这种感知力 ,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创造思维都不可能” 。
儿童美术更是如此的手段 , 没有一门学科能像美术能这样直接有效地作用于儿童创造力和潜能的激发 。
如果只追求术 , 最后就成为大家说的:“许多受过专业训练的人 , 美感也不怎么样” 。大量的“行画”制造者——画匠们的技术可以说很高 , 画出的葡萄在滴着露珠 , 画出的皮肤可以触摸 , 画出的虾骗死拍卖行 , 但除了模仿和复制 , 艺术作品中最珍贵的观念、思想、人文精神都在哪里?即使电脑程序能设计创作 , 但根本是离不开人脑 , 在一年一度的德国柏林艺术论坛的近两年展览中 , 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数码美术作品 , 这里容不了平庸和媚俗 , 是创意与革新的天堂 , 中国的作品还未被选入 。
国内的设计展览艺术如此 , 参加者使用的都是电脑 , 获奖作品却绝不是电脑技术最高的 , 而是创意最奇妙超群的 , 即便是最严肃的科学 , 如果没有创想 , 体会不到逻辑和数理的巨大美感 , 是无法有伟大成就的(许多年前 , 我参加过李正道和吴冠中先生关于“科学与艺术”的研讨会 , 受益非浅) 。所以 , 想象力、对艺术的认识、不羁的心灵表达和是任何技术都取代不了的 , 如果在孩子的幼儿阶段能“有幸得到这种理想的美育” , 将形成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的“童年经验” , 这经验里包含的是对美和艺术形式的自我感受、对历史文化的美感认识、对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的深度激发、对艺术尊重的基本态度 。
如此的经验所带来的心灵滋养会让孩子在成年体会到生命的高尚与和谐 。
而此种教育的缺失已经表现出严重的后果 。如大家都看得见的是中国许多宝贵的文化遗迹、具有历史和民族审美积淀的古建筑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一个个减少 , 而70年代巴黎的一位市长 , 却因批准了一座于老城巴黎不协调的建筑 , 引起全体市民的集体抗议 , 引咎辞职 , 至今 , 这座被视为“审美败笔”的楼象耻辱柱一样站在巴黎城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