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动的实践诠释主体性教育( 二 )


在集体校对时,训练学生作到要先肯定他人优点,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产生对待学习的积极心态 。
三.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要努力将强调结果变为强调过程,将提高学生素质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 。但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阻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一是教者主动传授和学生被动学习,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二是轻评价学习过程,重评价学习结果,阻碍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自我评价;三是纠正错误形式单一,影响学生形成自查、自纠的能力 。
因此,采用适当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 。
1、学导式,即以引导学生自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对于学生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教师是引导自学,帮助解难 。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课 。那么学生应该如何来自学呢?教师首先揭示自学目标,(即:弄清楚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及物质分类的依据);教给自学方法,(阅读、归纳、讨论、总结);给予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学,将学生自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加以归类,在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组织自由辩论时,唤起学生的进取心 。
在辩论中评价自己或别人思维的正误,要求学生独立表述让学生说出思维过程并要求学生自我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自评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这样既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利于学生间的多项交流,取长补短,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
2、实验探究发现式,即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由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研究氯气的性质》时,教师提供几瓶氯气,由学生先讨论探究其性质的程序,然后师生共同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学生自己归纳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获得规律 。这样,由学生观察发现得出的规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记得牢固 。
3、迁移式,即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如:学习《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时,应先引导学生回顾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然后提出讨论问题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哪些离子?它们之间能发生怎样的反应?学生很快就会想到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其实就是离子之间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教师再出提问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麽写?学生就会给出不同的写法,师生再进行辨析并找出正确的写法,最后找出写离子反应的规律 。
这样就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自主迁移,不仅不感到困难,而且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
上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还应注意个体差异 。学生能力层次有高有低,接受速度有快有慢,这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要求上要特别注意因人而异,设置不同目标,分层要求,以避免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 。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提问和作业要求、作业量等方面,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各种类型学生的思维都得以活跃,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是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迷信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学生们无论多有创意的答案,只要不符合标准答案,就被老师否定 。在注重创新的时代,教师既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又要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