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盒的八音是什么


八音盒的八音是什么

文章插图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八音本来是古籍中一种称谓,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后来逐渐为各种民俗与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乐昌八音、乐器八音、镇隆八音等,是我们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律史的重要符号 。
【八音盒的八音是什么】
在佛教中,八音是指八种声音,分别是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歇音 。
八音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铙)、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类 。
广东八音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最古老乐种之一,属民间音乐 。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现,因使用8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
乐昌八音又叫土班子、凳板戏,明清时期就盛行于广东乐昌、湖南汝城等地,民国时期尤甚 。所谓八音,即是八个人分别手持小锣、大锣、鼓、钹、二胡、笛子或箫管、唢呐等,他们又分别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自拉、自打、自唱的一种表演唱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