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武林为何越来越弱?金庸没明说,却借张无忌之口点破


金庸笔下的武林为何越来越弱?金庸没明说,却借张无忌之口点破

文章插图
(九阴真经剧照)
在有时代背景这一前提下 , 金老的作品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 而金老也用武功、门派的传承将这些故事关联起来 , 比如《越女剑》中阿青与白猿创出了越女剑法 , 一直到南宋时期仍有韩小莹、郭靖这些传人使用;又如《神雕侠侣》中提到剑魔独孤求败 , 他的剑法是被杨过、风清扬、令狐冲学去 , 到了时代背景设定在清朝康熙年间的《鹿鼎记》中也由澄观和尚再次提到他的名字;再有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的传承 , 《天龙八部》虽是创作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 但时代背景却是在后者之前 , 于是为了圆降龙十八掌的传承这个漏洞 , 金老特意在新修版的《天龙八部》中增加了萧峰传功虚竹这一桥段 , 让丐帮绝学得以传承 , 这一切的细节都只为证明一个事实 , 即是金庸笔下的故事都是一脉相承的 , 所以“传承”二字对于金庸笔下的故事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
而“时代越往后发展 , 武林整体水平就越差”也是事实 , 比如《天龙八部》中的顶尖高手都能够使用“化气为型”的武功 , 如段誉的六脉神剑 , 便是在指间放出剑气 , 本来只是普通的指法 , 却能够入利剑一般伤人 , 又如鸠摩智自创的火焰刀 , 明明只是掌法而已 , 却能够达成刀一般的斩击 , 甚至就连一个被虚竹吊打“剑神”卓不凡也能够使出“剑芒” , 可见这个时代武功的下限是非常高的 。
到了《神雕》之中被提及的“剑魔”独孤求败是横扫了武林三十年 , 不过他所理解的武学最高境界“无剑胜有剑”其实就是《天龙》时代中的“化气为型”的武功 , 那些高手用的就是不滞于物的武功 , 这一点与独孤求败的理解不谋而合 。
金庸笔下的武林为何越来越弱?金庸没明说,却借张无忌之口点破

文章插图
(段誉剧照)
接着时代再往后发展 , 到了《倚天屠龙记》时代就连丐帮的降龙十八掌都已经失传到只剩其中十二掌 , 到最后《鹿鼎记》中的清朝康熙年间 , 武林中的高手已经寥寥无几 , 甚至就连那前朝公主阿九和穆人清的弟子弟子归辛树都已经算是顶尖高手 , 可见武林整体水平下降得十分厉害 , 武功失传是武林整体水平下降的一大原因 , 而绝非最重要的原因 , 毕竟天下武功何其多?失传的同时也有不少新的武功被创出来 , 此消彼长不至于造成武林整体水平落后 , 而真正的原因则是被张无忌无意间道出 。
在原著第三十六回中 , 天下群雄都聚在了少林 , 但除了江湖中大名鼎鼎的六大门派和明教门人之外 , 还有不少武林奇人登场 , 而原著中就有这么八位名不见经传的高手登场 。
原著道:“蓦地里四面八方呼啸连连 , 扑上七八条人影 , 当先一人喝道:‘少林和尚枉为佛徒 , 杀害这许多人命 , 不怕罪孽么?大伙儿齐上 。’八个人各挺兵刃 , 向树间三僧攻了上去 。张无忌身在三僧之间 , 只见这八人中有三人持剑 , 其余五人或刀或鞭 , 个个武学精强 , 霎时间便和三僧的黑索斗在一起 。他看了一会 , 见那使剑三人的剑招 , 和数日前死在少林僧手下的西凉三剑乃是一路 , 西凉三剑身属青海派 , 目前使剑三人剑法精微 , 劲力雄浑 , 远在西凉三剑之上 , 当是青海派中长辈的佼佼人物 , 这三人合力攻击渡厄 。另有三人合攻渡难 , 余下二人则联手对付渡劫 。渡劫的对手虽只二人 , 但二人的武功却比余人又高出一筹 。斗了半晌 , 张无忌看出渡劫渐落下风 , 渡厄却稳占先手 , 以一敌三 , 兀自行有余力 。又拆十余招 , 渡厄看出渡劫应付维艰 , 黑索抖动 , 偷空向渡劫的两名对手晃去 。那二人身材魁梧 , 黑须飘动 , 身手矫捷 , 一个使一对判官笔 , 另一个使打穴橛 。渡厄和渡劫身在数丈之外 , 已隐然感到他二人兵刃上发出来的劲风 , 若给欺近身来 , 施展短兵刃的凌厉长处 , 势必更为厉害 。青海派三人剑上受力一轻 , 慢慢又扳回劣势 。这么一来 , 变成渡难以一敌三 , 渡厄、渡劫二僧则是以二敌五 , 一时相持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