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可能对孩子造成“性伤害”场景

在家庭中可能对孩子造成“性伤害”场景都有哪些呢?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预防孩子性伤害,我们也要注意一些由于家人的不当行为对孩子造成的性伤害 。那么,在家庭中可能对孩子造成“性伤害”场景都有哪些呢?
案例一: 将女孩当男孩养
阿纹生了个女儿,全家在欢喜之外有些遗憾,尤其是婆婆的传宗接代思想很严重,总希望阿纹能生个儿子 。婆婆和老公的封建思想时不时流露出来 。比如,婆婆总把孙女打扮成个假小子,老公则给3岁的女儿买玩具手枪和篮球 。婆婆经常感叹:“你看人家男孩多好,养女孩太操心 。”有时甚至会当着孙女的面说:“宝贝长得真像个男孩 。”看着这些场景,阿纹几次旁敲侧击地提醒婆婆不应该这样,可婆婆依然我行我素,改变不了 。
专家分析:
阿纹的婆婆、老公的做法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家长就负有培养孩子“性角色”的责任 。比如,女孩就应该让她进入女孩子的天地 。如果不能从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别,会使孩子对自己的性别有错误理解,因而产生对自己的不信任,严重者会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厌恶感,不愿意甚至拒绝做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事情 。因此,家长不要总当着女儿面说一些喜欢男孩,讨厌女孩的话,更不能将“我想要儿子”的情绪带入与女儿的交往中 。
案例二:妈妈帮大男孩洗澡
“蓬蓬,快来,妈妈帮你洗澡 。”妈妈在浴室里喊6岁的儿子来洗澡,儿子却有些别别扭扭地说道:“老师说,我是小男子汉了,这些事情应该自己做 。”妈妈完全没注意到蓬蓬害羞的神情,仍旧将蓬蓬拉进浴室,并很快脱掉了他的衣服,蓬蓬有些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自己的隐私部位 。“你在妈妈面前还害羞?你是我生的,还怕我看你呀?”一直以来,妈妈都是帮蓬蓬洗澡的,晚上睡觉她还喜欢将儿子搂在怀里 。可最近,上了小学的蓬蓬对妈妈这些特别亲密的行为有些抗拒 。
专家分析:
母亲帮大男孩洗澡或与之同睡的现象绝非个别,但这些都会对孩子正确性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六岁的孩子对体现自己性别特征的部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当关键部位暴露在别人面前时会产生羞涩感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洗澡 。当然,前提是要早点教会孩子自己洗澡的程序 。在孩子洗澡时,把卫生间的门虚掩,家长在门外用语言提示孩子如何洗澡,孩子很快就能学会了 。其次,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最好不要与父母同睡一张床,大人跟孩子玩耍、亲热时不要碰他的关键部位,以免孩子产生敏感,大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换内衣,谈性话题 。
【推荐阅读】
迷恋电子产品危害孩子健康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消极影响大
【在家庭中可能对孩子造成“性伤害”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