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珍品首亮相

元青花大器看上去显厚重,但实际手头感觉并不压手,非常适中,会给人一种稳重感 。这胎土,是仿品的致命弱点,即便能够仿制出胎内的小气孔,仔细和真品对比,就会看出这些气孔没有自然张力,看得出空隙之间的胎质过于细密,尤其表现在没有釉的底足上,并不是脏兮兮覆盖的样子,历史沧桑和自然痕迹是漫长岁月造成的,仿品是无法超越的 。六、综合看:首先要综合观察元青花的神韵,元青花从制作验收、到输送分配,分着地区差别和等级,仔细观察,大部分元青花器物,都会多少带有一些缺陷,比如:器形不够规正,生烧、过烧造成的发色不够艳丽,还有少量窑沾、窑裂、缩釉等现象 。当时的窑工,会根据手里现有的泥料,随意塑造制作出胎质薄厚不一的产品,我们要特别注意每一件器物胎釉的结合地方是一个关键部位,要区分出淡淡“窑红一线”的变化,还要注意区分自然磨损和人为打磨带来的区别,更要提醒看似破碎沾合、带锯子眼带过分磨损痕等这些做旧手段 。

元青花珍品首亮相

文章插图
元青花存世的整体数量目前尚无法统计,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元青花的精品大器,当年曾生产有一定数量,以景德镇生产的占主要部分,其它窑口生产的为少部分 。但目前已发现的数量不多,国外博物馆藏品200余件,国内博物馆藏品100余件 。民间收藏家手中也有一部分,估计超过国内外馆藏之总和 。具体数量需研究确认后统计 。此外还有多少未被发现,尚是个未知数 。这些都是国之重宝,十分珍贵 。
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烧于公元14世纪的元代景德镇,这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采瓷器,古雅幽蓝,雅俗共赏,现在,无论是欧美还是亚洲地区,都有元代青花瓷器的收藏或出土 。在中国国内,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和收藏,元青花瓷器得以广布于许多地区 。
元青花珍品首亮相

文章插图
景德镇元青花青花料用的是苏马离青为主,也有时候苏麻离青与国产料混合使用.苏麻离青用到明成化就没有了.明成化之后用的浙江产的浙料,现在高仿元青花用的青花料完全是国产料.典型元青花有凹凸感,有明显自然的铁锈斑.高仿元青花为了出现铁锈斑,加重青花料,反复描绘,搞得弄巧成拙.典型元青花的凹凸感是,麻仓土与苏麻离青 在高温条件下出现化学反映并出窑使用几百年过程中出现.元青花使用苏麻离青后出现的凹凸不平现象和铁锈斑,现在的高仿几乎天天做白日梦,就是望尘莫及,一场空.
元青花有些是从大海沉船中打捞上来的(简称海捞) 。能不能说有海捞痕迹的都是真元青花呢 。不能 。目前已经有做假海捞的仿品,把瓷器放在海水里半年以上就会生成和真海捞没什么两样的皮壳 。
元青花珍品首亮相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片,也许它们的价值就在于同过去的时间保持着一种联系 。它所涉及的东西已超出自身之外,它以独特的形式、特殊的形象告诉我们曾经有过的历史一一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历史 。元青花瓷片,成为了一条通向诗意的途径,让我们设想失去的整体 。艺术的力量有时反而源于这样的残缺,我们用想象、用情感、用信念、用理性的、客观的分析方法去充实那余下的空白 。虽然元青花瓷片无法与整器相提并论,但是笔者以为当以微见大、见零为整,在充实和丰富元青花瓷的历史资料上,元青花瓷片占据着不可缺失之地位 。元青花瓷片以其独有的姿态及其特有的方式融入至中国陶瓷历史的长河、传统的长河,并为之添光加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