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宜过早接触电子产品

我们从电视能看到,有2岁半的小男孩饮完玩iPad导致一年内近视高达500度、英国四岁小女孩玩ipad成瘾这些新闻都让做父母的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仔细看看周围,谁家的小孩没有一部手机,有钱人家的小孩都是每天抱着ipad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切水果的小游戏稍不注意就可以玩上几个小时,这可如何是好?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其中有提到,儿童(0-6岁)使用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同时每天使用时间累积不能超过一小时,并且2岁以下儿童应尽量避免甚至是不使用这些电子产品 。
不少年轻父母因时间、精力问题,加以缺乏家庭早教的经验,误将成人电子产品里的游戏作为早教内容,事实上这些游戏对孩子的能力、兴趣培养作用十分有限,加上孩子自控能力差容易上瘾,耽误了早教最佳时机还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
孩子的身心发育是有规律的,专家指出,3岁以前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基本行为,口头语言、计数的敏感期,同时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敏感期;4岁以前是孩子形象视觉发展的敏感期,形象视觉指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5岁孩子进入到书面语言及数学概念和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敏感期 。6岁主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敏感期 。而成人电子产品内容本身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无关,替代早教更无从谈起 。年轻爸妈应该根据孩子的敏感期设置针对性的早教内容,抓住孩子敏感期这个早教“黄金时机”施教,激发引导孩子某一方面能力和兴趣,孩子就会学得好学得快,某方面的潜能才容易被激发和培养,如语言能力、音乐、绘画等,甚至可以发展特殊的能力 。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培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变得不可能,非常可惜 。
如果年轻爸妈早教经验不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搜集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早教内容和方法,比如参阅有经验、权威早教专家的著作;订阅一些家庭早教类的刊物;多看一些关于儿童教育、心理方面的书籍;向早教经验丰富的家长取经;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妈妈论坛学习;请教在线专业早教专家等 。但千万不能让犯懒而走捷径,让pad等成人电子娱乐产品来替代早教 。
【宝宝不宜过早接触电子产品】育儿专家呼吁广大的年轻爸妈们,不要让孩子沉迷于pad累电子娱乐产品中无法自拔,这不仅仅是对宝宝视力的挑衅和伤害,也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