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远程开放教育的心理特征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教和学准永久性分离、利用多种媒体进行交互为显著特征,这种教育对学习者和教育者自律的要求和自主性、自觉性的要求都远比封闭式管理条件下的教与学要高要难,对管理者的要求也更严更具体 。组织好这种学习教育活动,不仅要从宏观上关注制度层面的建设,更应从微观上关注心理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所以,远程开放教育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本文试从远程开放教育的心理特征的角度略作分析,试图发现远程开放教育心理的某些特点和带规律的东西 。一、知、情、意对开放教育的基础性远程开放教育的整体过程由三个大的方面组成,即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导学和教育组织者(学校)的管理 。学生的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个别化学习为主,所以个性学习中的学习和认知必然表现出自主性的特征 。但这个自主、个别化又是以教师辅导和学习管理的约束为前提的,又是以网络条件,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与教师适时非适时交互为辅助的 。所以,在远程开放教育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特点在教学管理过程发挥了重大作用,从知情意的发展历程中去把握学、导、管的功能作用更为科学,更有实效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三个过程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互相影响 。构成人的行为基础,远程开放学、导、管只有遵循了人的心理过程的规律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人的认识心理过程就具表现形式来说,主要包括注意、感知、思维和记忆 。其中,注意是人的认识心理过程的发端,感知是思维和记忆的基础,思维是人脑对感知材料的加工,记忆则是对已有认识的储者和提取 。在远程开放教学和管理的实施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必须科学运用强度、对比、背景、动静和整合规律,使学习的内容、管理的条款激发人的感觉,使人在感觉基础上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而使知识和规范在人的头脑中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大基本环节巩固在人的头脑中 。人的情感过程经常与认识过程交织在一起,主要包括情绪和情感两个方面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的内容主要包括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以及爱、恨、嫉妒等诸多方面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阶级社会)阶级性特点,表现为自豪感、荣誉感和羞耻感等等,情绪由心情、激情、热情等状态表现出来,情感通过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表现出来 。情绪和情感在受到个体修养和状况影响,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及个人幸运与挫折影响时会发生变化,并直接表现在表情、言语、动作和行为上 。学、导、管的知识要求和管理规范要真正对人的行为起到引导的作用就必须通过调整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情感,运用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的方法,使其深入人心,才能达到目的,而检验学生知识被接受程度即学习知识水平,也必须从反映人的情感的言语和行为上才能得到检测 。就此看来,把握人的情感过程是实现远程教育的关键环节 。人的意志过程是同抵制诱惑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 。意志以目的为导向,是一个抵制诱惑克服困难的过程,是在意识目的引导下的属意行为(即跟随意识的行为) 。意志具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和勇敢性特征 。远程开放式学习在实践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和管理都是外界的辅助条件,没有学生的自觉主动学习,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世,所以,必须首先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上下功夫 。首先,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因为良好意志的基础是正确的思想,具有科学的思想基础,才会有正确的理想志向 。其次,要磨炼意志,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坚定 。其三,要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把意志锻炼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意志具有科学的内涵 。其四,要培养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达到身心健康 。最后,要由易入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恒心和毅力是意志力的表现 。经过艰苦的磨炼、广泛的教育和科技环境的感染,才能使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个别化学习的能力,使开放教育变成学生的牢固心理,进而变成自觉行为 。二、需要、动机、态度对开放教育的相关性学习者、教育者与管理者人人都受情绪、要求利益的驱动,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需要、了解动机、明确态度是取得教育效果的根本,所以,在影响人的学习观念、教育观念和管理观念中,人的需要、动机和态度对远程开放教育的成效关系重大 。人的需要是人的渴求和欲望,是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表现为人的一种匮乏状态,是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内驱力 。动机是推动人们从事某一种有目标活动的内部动力,是有目的的需要 。在远程开放教育中首先要明确教育对象需要的多样性、可变性和两重性 。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转型,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知识、能力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的实际出发揭示学生的需要的现实意义,克服急功近利的学习心理和被逼无奈的压迫心理,真正树立健康愉快的学习态度和动机 。在开放教育的教育中也要使教师和管理人员,把新的教育形式当成自己适应教育发展的机遇,当成提高自己能力水平的舞台,从自身需要的角度认识参与开放教育的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 。同时,在远程教育中遵循动机原理,还要把握好动机的冲突性、区分性和与行为不全对应性特点,采取权衡法、优势激励法和观察分析法调动教学各方的积极动机,推动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态度是行为的心理准备,是个人对某一对象稳定和评价的行为倾向 。态度由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行动因素构成 。态度既有持续性也有可变性,既有正确性也有误差性,既有行动性也有阻滞性 。在开放教育学、导、管的过程中必须强化远程学习的自主性、导学性和管理性原则,必须树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开放远程教育的科学性原则,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明确在开放教育中的是非正误界限,使学者、教者、管者都树立起积极向上、健康科学的学习观、评价观 。三、心理原则对开放教育前导性开放教育的过程,是自我为主,自由发展的过程,更是自主和控制,自学与导引的过程 。开放教育过程并不是放开不管,自主学习并不是不学习,选课程、选时间不是可以选择玩和乐,我们说的自主是学习自主,不是学与不学的自主,学是前提 。因此,在这种教育形式下丝毫也没有减轻教育者管理者的责任,相反,这种形式下对教育者管理者个体素质、工作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研究和遵循心理学原则意义重大,我认为开放教育的管理实践,体现着心理分析、心理相容和心理互换等心理学原则,把这些原则自觉地运用于开放教学的教与管过程之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放教育活动中贯彻心理分析原则,就是通过观察和了解,对开放教育活动参加者的心理状态、心理现象特征、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分解和辨析,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教育对象,使开放教育更为科学有效 。依据这个原则方法,在工作中就应根据参加者的心理可测性,把握优势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开放教育活动中贯彻心理相容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和管理中,使参加者与倡导者之间心理上和谐一致,情感上交流融洽,互相尊重和信任 。工作中,首先要使参加者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只有在与他人互相信赖,感情交融的心理气氛下,才能成功地与他人合作,完成个人或集体的某项工作目标,切实取得成效 。其次,对教育者、管理者来说就应创造条件,促成自己与建设参加者心理相容的气氛,因此,要投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平等相等,心心相印,密切交往 。就要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个人品质,塑造良好外在形象来提高自身的人际吸引力,就要在人际交往中把握时机,找准渠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在开放教育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发挥倡导者和参与者两个积极性,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远程开放教育活动中贯彻心理互换原则,就是在开放教育实践中倡导者与参与者心理换位,特别是倡导者以参与者的身份、所处的地位和客观环境,以及遭遇,进行心理体验,进而取得对象的心理态势,从而增加活动的针对性、感染性和有效性的过程 。要使各种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摸清学生的心理变化影响源,必须体验教育对象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而实现在理解基础上的思想认识的理性升华 。总之,开放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心理的发展历程,开展开放教育的实践,蕴涵着倡导者和参与者不同心理变迁的心理体验 。所以,加强心理研究是实现开放教育目的基础是完成现代远程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