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孩子准备好了吗

“我们家孩子刚入小学一个月 , 就嚷着不想上了 。”
“我家孩子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 , 每次都要我打电话问 , 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家孩子上课、做作业时老坐不住 , 我说了无数次也不听 。”
……
从幼儿园到小学 , 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 。孩子需要经历心理的断乳期——即离开第二个妈妈(幼儿园老师) , 去面对陌生的小学老师 。孩子需要面对新的环境 , 学习不再像以前一样游戏化 , 每天严格的作息时间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 作业负担也逐渐加重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呢?
培养自理能力
经过幼儿园的学习 , 孩子在各方面已经越来越独立 , 但是仍然需要家长加以引导、监督 。有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 , 经常不会收拾自己的书包 , 忘带学习用品 , 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等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 , 但却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 同时 , 也会影响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 , 家长在孩子入学前要让孩子学习处理自己的一些简单的事情 , 如整理床铺、玩具 , 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 , 如摆放碗筷 , 收拾桌子等 , 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 以更快适应即将面临的新环境 。
掌握交往技能
研究发现:与同伴交往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比那些同伴关系良好的孩子要差 。“这可能是社会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的调整让他们感觉到压力 , 结果导致学习困难 。”“赢得一场竞赛不是目标 , 培养孩子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才是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 , 这点尤为重要 。孩子需要知道:朋友意味着什么 , 是不是每个人的能力、兴趣或观点都应该和自己是一样的?如果与同伴发生冲突 , 我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同时又不伤害同伴?这些都是孩子需要学习的 。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可以从语言入手 , 即教会孩子正确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语言 。如家长叮嘱孩子下课后早点回家 , 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耍 , 而有的孩子竟然在上完第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因此 , 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 如多和孩子交谈 , 尽量不使用叠词 , 如“饭饭”、“果果”等 , 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一个事物 , 如“这是我的家 ,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的家”等 , 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进而学会与他人正确交往 。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是孩子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从生理机制上来说 , 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通俗地说 , 习惯是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成为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 , 在大脑皮层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孩子在经过幼儿园的学习后 , 已具备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 , 如正确坐姿 , 与人交往友好相处等 。家长在家还需帮助孩子养成诸如规律生活、遵守常规 , 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 以尽快适应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这样一个快速变化期 。
选择适合的辅导课程
【上小学,孩子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