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是哪个朝代的文字


隶书是哪个朝代的文字

文章插图
秦朝 。隶书起源于秦朝 , 由程邈整理而成 ,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 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书法字体的发展以篆、隶、草、楷、行为顺序 , 结构和笔画逐渐变得俭省 , 除了实用性 , 还有了自己的艺术性 。
篆书是非常古老的书体 , 可大致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又分为甲骨文 , 金文和石鼓文 。甲骨文在殷墟被发掘出来 , 确定是商代的文字 , 因刻在龟甲或兽甲骨上而被称为甲骨文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 进行统一文字 , 小篆成为了官方文字 。但是小篆书写比较复杂 , 渐渐就出现了更加简单的隶书字体 。
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 。秦隶指战国、秦至西汉初期的隶书 , 又叫古隶 。汉隶 , 主要是指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
汉代的稳定发展 , 对文化的影响也很大 , 在隶书之后 , 楷书渐渐兴起 。初期“楷书” , 仍残留极少的隶笔 , 结体略宽 , 横画长而直画短 。
东晋以后 , 形成了很著名的魏碑文化 , 上面的字带着汉隶的遗型 , 笔法古拙劲正 , 而风格质朴方严 。
【隶书是哪个朝代的文字】唐代时期 , 国事兴盛 , 楷书渐渐成熟 , 摆脱了隶书的影子 , 字体成熟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 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 ,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 , 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