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保湿不可不知的 6 件事

婴儿湿疹(infantile eczema)俗称「奶癣」,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不少学者认为婴儿湿疹是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表现,但也有学者认为两者存在某些差异,故主张保留「婴儿湿疹」的病名 。
无论是湿疹,还是特应性皮炎,干性皮肤(皮肤持续、泛发的干燥和鳞屑等)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其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 。
也许作为医生的你多少都知道皮肤保湿对于湿疹来说很重要,但是患儿家属问的这几个问题,你都能回答出来吗?

婴儿湿疹:保湿不可不知的 6 件事

文章插图
1. 湿疹患儿如何进行皮肤洗浴?
湿疹患儿皮肤清洁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出现浅表细菌感染时去除体表的痂屑尤为关键 。目前有各种类型的无刺激低敏性配方洗护产品,洗护用品是否含有防腐剂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洗涤时是否存在过度摩擦刺激 。
轻度清洗是将洗护产品直接涂抹在皮肤表面而不是通过浴刷打磨在患儿身体表面,同时控制好洗浴的水温,以新鲜的温水为佳,不能过烫,以不超过体温为宜 。提倡 5 分钟短时间沐浴以避免洗浴后的皮肤脱水 。洗浴后擦拭皮肤无需完全干燥,建议在皮肤微湿的时候使用润肤剂 。
温和性肥皂和调整皮肤局部 pH 值:频繁使用干性肥皂可延迟皮肤愈合 。应提倡使用性质温和或脂肪含量多的肥皂,并应减少使用频率 。通常没有必要使用低致敏性肥皂或避免使用香皂,尽管香料可诱发变应反应,但发生率低 。建议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忌用含碱性皂基的清洁剂(pH 值 6 左右为佳) 。皮肤明显干燥者应适当减少清洁用品的使用次数,尽量选择不含香料的清洁用品 。
2. 如何选择和使用保湿剂?
干性皮肤不仅丧失了皮肤的水分,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丧失了维持表皮湿润的脂质和蛋白质,这就涉及了怎么补充脂质和使用保湿剂的问题 。
(1)补充脂质
最好选用生理性脂类如神经酰胺、胆固醇等 。非生理性脂类如凡士林等外用后仅沉积在皮肤表面;而外用生理性脂类,可直接作用于颗粒层,部分脂类被包埋在板层体内,分泌到角质层并形成复层板层结构 。外用脂类可加速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有助于防治皮肤局部细菌感染 。
(2)使用保湿剂
保湿剂以模拟人体皮肤中油、水、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moisturizing factor,NMF)组成的天然保湿系统,作用在于延缓水分丢失,增加真皮-表皮水分渗透,为皮肤暂时提供保护、减少损伤、促进修复过程 。
保湿剂有 3 种:
封闭性保湿剂(封包剂):如石蜡油、凡士林、硅油、蜂蜡、可可油、羊毛脂等;
润湿性保湿剂(湿润剂):如甘油、蜂蜜、丙二醇、尿素、尿囊素、山梨糖醇、动物胶、透明质酸等;
吸湿基质性保湿剂: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胶原、弹力蛋白等 。
3. 保湿剂该怎么选择?
保湿剂的类型很多,如沐浴液型、乳膏、软膏、乳液、啫喱以及喷雾型 。其中,霜剂比洗剂更具厚重,润滑作用也更强,而石油凝胶和矿物油不含水 。
通常霜剂功效强于乳膏,前者更油;但也应考虑患儿的自我感觉,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患儿的润肤剂类型,家长可以同时选择多种类型润肤剂以便选择出适合患儿自己皮肤类型的产品 。对于白天上学的患儿,一般可以采用白天给予乳膏、晚上使用较油的霜剂以达到每日 2 次的治疗要求 。
4. 保湿剂该怎么搭配?
吸湿基质性保湿剂为大分子量物质,可形成网室状防止水分蒸发,可天然吸收水分,表皮细胞间质中 NMF 属于吸湿基质性保湿剂,其他如亚麻酸和亚油酸、花生酸等各种维生素等 。对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湿疹患者来说,使用单纯含有湿润剂的保湿产品实际上会使皮肤更干燥,润湿性保湿剂必须和封闭性保湿剂联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