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汝瓷,你喜欢吗?

【精品汝瓷,你喜欢吗?】

精品汝瓷,你喜欢吗?

文章插图
汝窑是北宋晚期 , 宫廷指定御用器烧造的窑场 , 所以制作很讲究 。它的胎十分细腻 , 颜色如香灰色 , 淡灰偏白 , 俗称“香灰胎” 。但是完整器因为是满釉 , 所以看不到露胎 。瓷片的话 , 也要注意 , 因为瓷片的断面在土里已经埋藏了好几百年 , 被泥土侵蚀了 , 所以也不能够完全呈现出原来胎的颜色 。而根据清凉寺窑址出土的器物来看 , 汝窑的胎主要是灰白色或偏白色 , 并不是颜色较深的香灰色 。但香灰色一说基本符合汝窑瓷胎灰白的特征 , 约定俗成 , 也没有必要进行修改了 。因胎体松软 , 所以敲击声发木 , 无悦耳之音 。
汝窑釉施注含两种瓷类;一种以麻仑土瓷石 , 另一种为甜白型瓷 。形式上又分为单色釉汝窑 。有特制汝窑 。有贴花、印花 , 宫庭绘画御制汝窑 。
天蓝釉色似"雨过天晴云破处" , 形体端庄大方 , 有一种青蓝相应的光泽 , 釉汁莹润 , 美不胜收 。月白釉汁温润如玉 , 拂之如脂 , 独具风格 。五大窑口的瓷器无论在那个时代都受到世人的追捧 , 汝窑自然不例外 。汝窑因稀而贵 , 仿者甚多 , 更因科技的进步 , 仿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
汝官瓷的胎质具有独特质地,其胎质细密,胎壁薄坚,由于胎土中含有微量的铜,使得其胎体色泽近似燃烧后的香灰,俗称“香灰胎”,又叫“铜骨” 。由于汝瓷釉厚,并在釉存中有少量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古人对此即有“寥若晨星”之称 。这也是指在汝窑瓷片的断面,内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 。而用放大镜于釉面上观察,中层的这些气泡,于釉层内呈稀疏的星辰状分布 。但是,蕴藏在釉层最 底下的另一部分气泡,从釉面上则很难透见 。这也属于汝窑的又一特征 。
从我们现今发现的汝瓷之窑如清凉寺、张公巷及段店窑 , 而盲目的定义区分何者为精、何者为美 , 的确过于牵强 , 因为他们各有千秋 , 各有特色 , 真的难分伯仲 。如若从缠绵如玉的角度来看 , 清凉寺为上;如若以色种的独特性来看 , 则张公巷为好;如若是论器型之硕 , 宝光四射 , 釉面玻璃质感强烈 , 则段店窑为魁 。而事实上 , 后两窑之器 , 长期以来 , 一直被以假而断 , 这是因受了宋瓷暮光狭隘理念之害 , 也是受了宋瓷无气泡之说之毒 。当然 , 我们不能说 , 后两窑之器被断定为假的依据没有对的成分 , 只是不全面 , 而这种不全面的定论 , 确实导致了文博艺术品鉴定中的太多失误 。自古以来 , 文化呈多元形式存在 , 低温成器 , 高温制品皆伴随产生 , 而暮光与玻璃质感强烈以至釉下气泡的存在与否 , 除了与釉水有关外 , 主要受成温因素的影响 。而假如我们鉴定不寻其本 , 不从骨质及材料之本去追寻 , 只从表面的特征去下定论 , 那一定与历史事实的全貌不符 。
汝窑鉴赏 汝窑釉色随光变幻 , 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 , 温润古朴 。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 , 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 。宋、元、明、清以来 , 宫廷汝瓷用器 , 内库所藏 , 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 , 不如汝瓷一片” 。被历代称颂 , 有“名瓷之首” , “宋瓷之冠”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