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是儿童性格发育的关键时期


1岁是儿童性格发育的关键时期

文章插图
【1岁是儿童性格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在父母爱意的笼罩下,摇摇晃晃跨入了一岁的门槛 。回想过去一年中,孩子一天天长大,每天都有令父母惊喜的变化,而今更令他们振奋的是,孩子在千百次呼唤中,在无数次不成声调的模仿中,会清晰而不太自然的叫出“爸爸”、“妈妈”了 。在父母的耳朵里,这无疑是最动听、最优美、最迷人的声音,孩子的每一声呼唤,都令他们兴奋不已 。
他们做父母的资格在这种呼唤中得到认可,他们的孩子也在迷茫混沌中踏上了语言交流的征程 。
许多父母会沉浸于无比的喜悦中,并更加努力担当起爸爸、妈妈的角色 。同时,也有人错误地以为孩子呼唤“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天性,即便有目的也是因为饿、冷、痛、不舒服或恐懊 。这些人只会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这些“要求”不过是父母自己作出的判断和理解 。他们努力了,但总未能做得尽善尽美 。
“孩子,你想说什么?”有的爸爸妈妈总在猜,然而这样的努力也只在他们有闲情逸致的时候 。大多数时间,他们忽略了孩子与他们交谈的愿望 。
孩子在最初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的日子里,父母总自作多情地说:“噢,宝宝在叫我们了 。”其实,他的声音仅仅是由于需要而发出的 。此时孩子对一切事物,一切新鲜景象的代名词都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是他们理解世界的桥梁 。爸爸妈妈应该跟着孩子的目光去看那些觉得新奇的事物,然后给他作简单、明了、亲切的解释 。
“爸爸妈妈”是一岁孩子的过渡语言,他企图从这几个字中学会一切事物的名称,所以父母要抓住一切时机跟孩子说话、说话、再说话 。父母的声音会使孩子感到舒适 。孩子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语言,他关心的是父母的表情、手势、声调,他开始走出与社会交际的第一步 。所以,当孩子叫“爸爸妈妈”时,千万别只回答一声:“宝宝,我在这里 。
一岁的孩子非常活泼,是精力过人的的探索者 。每个角落他都要去看看,用棍子捅捅;任何他感到新奇的东西,都要用手去摸摸 。他要研究一切事物,他想办法把大东西往小东西里塞,又千方百计地把小东西往大东西里藏 。他想弄清楚一切东西的形状 。他只要醒着就没有一刻安静下来,这是一种宝贵的热情 。
一岁的孩子总在不断地发现自己,他对自我极为欣赏,有点自俞不凡 。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婴儿,对于父母的要求若不称心,他马上采取拒绝的态度 。他往往有意识地把东西扔到地上,这不是戏弄父母,而是迷恋扔东西的技能 。父母不停地帮助他捡起来,他高兴极了,咯咯大笑,表明他有新的发现 。
一岁的孩子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大人一离开他,他就会哭 。这并不是坏习惯,而是他需要有人相伴 。但他也会悄悄离开父母,干一些独立性很强的事,比如打开柜子,摔坏花瓶 。
一岁的孩子注意力分散,他想了解周围的一切,想要一切东西,他十分“繁忙”,注意力分散,又常常拿不定主意 。他能沉醉于玩一串钥匙,但要给他一支钢笔,他马上就扔下钥匙,可谓见异思迁 。
一岁的孩子处于性格发展的十字路口,父母万不可以掉以轻心:
在人物不分的时期,让孩子多接触陌生人,培养孩子自信而开朗的性格 。
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 。父母不要强迫孩子玩这样或那样的东西,不要·怕孩子把衣服弄脏 。
不要用保护者的姿态对待孩子,摔了跤让他自己起来,遇到困难尽可能让孩子自己解决 。不要让孩子一有事就往母亲怀里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