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六个误区

正确地说 , 母乳喂养的最大受益者是母亲 , 其次才是婴儿 。高质量哺乳首先确保了母亲乳腺、卵巢健康 , 使她们远离乳癌 。海内外几乎所有有关母乳喂养的研究、宣传都将重点放在母乳对婴儿的重要性这一公认事实上 , 却忽视了哺乳对母亲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研究和宣传 。而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对其产品的夸大宣传又使人们增加了对使用婴儿配方奶粉的侥幸心理 。
美国伯克利博士在其所著的《营养抗癌》一书中写到:“如果给婴儿喂牛奶而不吃母乳 , 这不仅仅会增加孩子长大后罹患癌症的可能 , 母亲自己也易得癌症” , 黎巴嫩医院的塞达尔夫妇在对5000名妇女进行了调查研究后 , 也得出婴儿吃母乳是使母亲避免患乳腺癌的最理想方法的结论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对30个国家经过多年的人群调查 , 于2002年7月终于证实母乳喂养是否可以减少母亲患乳腺癌的危险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中国 , 多胎次哺育及过去以“奶妈”为职业的妇女与乳腺癌无缘 。

母乳喂养的六个误区

文章插图
误区二:人乳乃母亲气血所化 , 弥足十分珍贵 , 不能随便捐献 。婴儿最好吃生母的乳汁
事实上 , 乳汁分泌越多 , 哺乳时期越长 , 母亲将来的乳腺健康就越有保证 。这是因为哺乳能促进产妇催乳激素的分泌 , 而催乳激素分泌越多 , 对雌激素和乳癌因子的抑制就越强 。
一般来说 , 奶水只会越吃越多 , 越排越多 , 有多余的乳汁最好能收集起来 , 提供给“母乳库” , 或没有母乳吃的新生婴儿 。实际上 , 一个婴儿最好能喂以数位母亲的乳汁 , 那是因为每个产妇身上所拥有的免疫抗体都不尽相同 , 吃“百家奶”能使婴儿所获得免疫抗体更健全 。因此 , 健康母亲们可以互相交换母乳来喂养自己的孩子 , 或者用自己多余的乳汁同“母乳库”交换母乳 , 使小宝宝更健康 , 智商更高 。
误区三:乳汁淤积症和乳腺炎是小病 , 经常规药物治疗也能痊愈
事实上 , 乳汁淤积症、乳腺炎是件大事 , 关系到母乳喂养能否顺利进行和母婴健康能否得到保障 。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加以正确处理 , 将给初产妇埋下日后乳腺疾病甚至乳癌的隐患 。中西医各种常规治疗的确可以治愈乳腺炎脓肿 , 但须使用大量抗生素 , 甚至进行外科开刀手术 , 不但给病人增添经济负担 , 增加痛苦 , 还使泌乳量减少 , 甚至丧失泌乳功能 。
除非病人日后能再次生育 , 并不再发生类似病症 , 且能顺利高质量哺乳 , 否则 , 她们就是今后乳腺癌及一些妇科疑难杂症的高危人群 。
误区四:娩后最初几天内 , 婴儿吮吸乳头次数越多 , 泌乳就越早、量越多
不一定 。充分睡眠和良好休息是早开奶、多泌乳的基础 。不定时、不定量、按需哺乳是新提倡的母乳喂养方法 , 分娩后最初三天内可以每天让宝宝吮吸乳头10次左右 , 每次约15分钟 , 须保证初产妇每天有6至8小时的充分睡眠 。如果让宝宝一开始就过频吮吸乳头 , 不但影响休息 , 也很可能导致乳头水肿、皲裂 , 乳头疼痛 , 影响以后顺利泌排乳、哺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