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地上悬河”难治理,为什么不在河床挖沙,让黄河整体下移?( 二 )


泥沙为何难以治理,成为“顽疾”?
黄河下游有泥沙堆积而成的地上“悬河”,常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并且在“悬河”这个位置确实极易造成断流、洪水泛滥等后果,在史书上也曾多次记载黄河泛滥造成的侵夺河道,也就是常说的“夺淮” 。
悬河

万年“地上悬河”难治理,为什么不在河床挖沙,让黄河整体下移?

文章插图
由“悬河”造成的下游洪水,最严重当属道光年间的洪水事件,史载“道光廿三年,黄河涨上天”,大量屋舍被毁,数以万计的百姓受灾,这是天灾也是人祸 。如果不是人们的滥砍滥伐以及过度活动,就不会导致水土流失形成黄土高原,自然也就不会产生众多的泥沙,淤积成“悬河” 。
如今的黄河泥沙问题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能人智士来治理泛滥的黄河,明朝治水名臣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清代靳辅提出“以水攻沙”,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治水专家王化云集结众人之力提出四字治水法“拦、用、调、排”来整治泛滥的黄河,然而由于其中的技术和人力要求极高,而社会生产力达不到要求因此,导致这一治水法宝只能束之高阁 。
悬河示意图
万年“地上悬河”难治理,为什么不在河床挖沙,让黄河整体下移?

文章插图
那么,进入新时代,技术发达,社会生产力提高,为什么我们还是拿黄河泥沙没办法呢?一个是因为黄河泥沙太多 。黄河泥沙每年堆积量是四亿吨,就算从新中国成立开算,到如今也有148亿吨,148亿吨沙要是用货车拉都能绕全国一圈了,可见泥沙量之巨 。而且就算今年把沙子给挖出来了,但是还是会有泥沙源源不断地流入黄河,这还不是白搭吗?
国内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万年“地上悬河”难治理,为什么不在河床挖沙,让黄河整体下移?

文章插图
二是,强行挖出泥沙容易引发更大的混乱 。黄河成为地上“悬河”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几百年,长时间的积淀下,对周围的地势以及城市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要是强行将泥沙挖出来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会给周边的城市带来无法预料的影响 。三,这么多的泥沙无处堆积 。即使不管后续的影响将泥沙挖出来,这一百多亿吨的泥沙往哪儿放?并且往后每年还会增加泥沙量,这又怎么算?
黄河泥沙
万年“地上悬河”难治理,为什么不在河床挖沙,让黄河整体下移?

文章插图
因此,黄河泥沙的清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是这也不代表,我们拿它没办法 。
黄河泥沙,化腐朽为神奇
治理黄河泥沙的法宝就是“拦、用、调、排”这四个字,通过筑堤坝来拦截泥沙,同时调节流速、流量,人为地调控泥沙流量,同时这些还能利用黄河水利发电,以及调控泥沙冲刷河口,增加河口陆地面积,使国家土地面积增加 。由于泥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以及作物生长的多种元素,是天然的有机化肥,因此还能增加粮食产量 。
小浪底水库
万年“地上悬河”难治理,为什么不在河床挖沙,让黄河整体下移?

文章插图
如今,我国已在黄河上建立起了无数座堤坝和水电站,如今的黄河已经得到了有效治理,小浪底水库以及白鹤滩水库一节的黄河已经逐渐恢复清秀的原貌,雪白的浪花翻涌,这代表着无数治水人的汗水没有白费 。
黄河水变清
万年“地上悬河”难治理,为什么不在河床挖沙,让黄河整体下移?

文章插图
当然,在建立堤坝、水库治理泥沙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从根本上下手,黄土高原是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因此黄土高原的治理是重中之重 。如今,政府在黄土高原周边地区执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以及防护林政策,一树树新绿矗立在黄土高原上,极大的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连带的黄土高原的输沙量也连年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