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孙太后亲生的,为什么孙太后却要支持夺门呢?


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孙太后亲生的,为什么孙太后却要支持夺门呢?

文章插图
朱瞻基死后,长子,也是孙皇后的儿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年号正统 。正统十四年,英宗听信太监王振之言,御驾亲征瓦剌,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瓦剌人进攻北京,朱祁钰在孙太后的支持下率领群臣打赢北京保卫战 。此后,于谦等大臣提议让朱祁钰即位为君,因为当时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恐主少国疑 。孙太后深明大义,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朱祁钰称帝,改元景泰 。因为朱祁钰即位皇帝,其母吴贤妃母凭子贵,被尊为皇太后,与孙太后并列 。家人也多有升赏 。所以,朱祁钰的生母不是孙太后而是这位“吴太后” 。
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孙太后亲生的,为什么孙太后却要支持夺门呢?

文章插图
再说说夺门之变孙太后为什么支持的问题 。之前已经说了,朱祁钰不是孙太后的亲儿子,所以更偏向朱祁镇也是可能,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朝局的稳固 。朱祁钰即位后,明朝多方努力,终于从瓦剌手中赎回了英宗朱祁镇 。但是朱祁镇回来后,朱祁钰不愿意将皇位交还哥哥,而是将朱祁镇软禁于南宫,称太上皇 。不仅如此,景泰三年,朱祁钰废掉了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 。但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了,朱祁钰面临没有继承人的尴尬 。大臣们多次建议复立朱见深为太子,都被朱祁钰拒绝了 。
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孙太后亲生的,为什么孙太后却要支持夺门呢?

文章插图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将领石亨、大臣徐有贞等联合宦官曹吉祥等发动政变,拥立英宗朱祁镇复位 。政变之前,石亨等先秘密告知孙太后,获得了孙太后的许可,方才行动 。朱祁镇成功复位后废朱祁钰为郕王,其生母吴氏也被废为“宣庙贤妃”,褫夺了太后尊号 。一个月后,朱祁钰去世 。要说孙太后不偏向自己儿子,那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是亲儿子,而且回宫后一直被软禁,也受了不少苦 。但孙太后绝不是一个不顾大局的人 。这点从她支持朱祁钰即位抵抗外敌就可以看出 。所以,她支持夺门也是从大局出发 。如果没有夺门之变,之后的朝局可能出现变数 。
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孙太后亲生的,为什么孙太后却要支持夺门呢?

文章插图
第一,皇位可能旁落 。虽然很多人说夺门之变没有必要,因为朱祁钰没有儿子了,只能传位给朱见深 。事实上未必如此,朱祁钰不愿将皇位还给朱祁镇,又废掉侄子朱见深的太子地位 。所以他深深知道如果朱祁镇、朱见深父子重登大位,自己死后一定背负骂名(后来证明事实也确实如此) 。做过了皇帝,享受了荣华富贵,最后最放心不下的大概就是死后的名声了 。所以,可能朱祁钰宁可传位远亲也不会给哥哥或者侄子 。一旦临终传下遗诏由别人继位,悔之晚矣 。对孙太后来说,朱祁钰至少还是自己丈夫的儿子,也勉强能算自己的儿子,换了皇室远亲,就彻底不一样了 。
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孙太后亲生的,为什么孙太后却要支持夺门呢?

文章插图
第二,朱见深还太年轻,无法应对这种局面 。尽管朱祁钰最终把王位传给了朱见深,但这仍然是个问题 。朱见深只有10岁,根本无法控制局势,朝政可能陷入混乱 。如果朱祁镇的王座没有正确命名 。自古以来,只有父亲死去的儿子、兄弟和兄弟继位 。如果你没有儿子,侄子可以 。但没有理由让弟弟传位给哥哥,儿子传给父亲的道理 。因此,只有朱见深才能继位 。当时,如果有人支持朱祁镇复位,最终导致两国朝廷对立,这可能是另一场政变,但如果两国对立,情况会更糟 。对于孙太后来说,与其看着儿子和孙子对立,只有夺门而出,朱祁镇继位,朱见深才能继续做太子,父子关系才能稳定 。这是为了政治稳定,也是为了父子间的和谐 。这可能是太后决定支持的最重要的想法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评论点赞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