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何能打败30万秦军?( 二 )


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何能打败30万秦军?

文章插图
项羽如何打赢巨鹿之战
整个巨鹿之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羽围攻并俘虏王离,第二部分是项羽与章邯对峙,以及章邯向项羽投降 。章邯与王离虽然没有直接相连,中间隔了一段距离,但毕竟相距不远,史记中说“章邯军钜鹿南棘原,筑甬道属河,饷王离”,因此章邯至少有10多万兵马可以随时支援王离,那么项羽为何能够击败10万大军并俘虏王离呢?
根据史记记载,项羽渡过黄河之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首先攻击的是保护甬道的秦军,然后兵围王离,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 。面对友军被围,章邯派兵救援,但九次救援都被项羽打退 。这时出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章邯不顾王离退回钜鹿南棘原了,《张耳陈余列传》记载:“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 。章邯引兵解” 。之后,王离部队后勤不济而被全歼,其中王离被俘,秦将苏角被杀,秦将涉间举火自焚 。
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叛军”的态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作壁上观,一种是章邯引兵解后,“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 。涉间自杀”,即歼灭王离军是项羽与诸侯共同的战果 。
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何能打败30万秦军?

文章插图
这一段记载至少有三处存疑:一是项羽兵力数万,如何围困10万王离军时,还能南拒20万章邯军?二是项羽坑杀20万章邯军,说明章邯兵力没有什么损失,可见项羽与章邯的九场战斗规模不大,章邯只是小败而已,仍拥有20万大军,那么他为何会不顾王离死活的退兵,导致后者全军覆没?三是如果章邯惧怕项羽等叛军,为何不立即退兵远遁,而只是退回到了巨鹿南棘原营地?
因此,项羽之所以赢得巨鹿之战,除了他的勇武,与先攻甬道、断绝王离后勤、分割王离与章邯联系的战术正确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章邯主动退兵,压根就没有出什么力气 。其实,如果章邯全力以赴,即便项羽勇武,但毕竟楚军人数较少,而其他叛军不敢又与秦军作战,那么秦军即便赢不了,也基本可以肯定不至于输的这么惨,甚至未尝没有打平或反败为胜的机会 。
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何能打败30万秦军?

文章插图
【巨鹿之战中,项羽为何能打败30万秦军?】王离与章邯的真实关系
从巨鹿之战中章邯的动向来看,王离与章邯的关系应该不太好,乃至是矛盾重重,所以才弃王离于不顾 。那么,章邯与王离到底如何,又为何形成这样的关系?
王离父亲是王贲,祖父是王翦,他参加过秦灭六国之战,在秦始皇时代担任蒙恬副手,也攻打过匈奴,位居高位深得始皇信任,可以归类为传统勋贵派 。章邯本为少府,这个职位主要是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相当于胡亥管家,陈胜派周文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打关中,胡亥惊慌不已束手无策,与群臣商议如何退敌时,章邯建议武装刑徒出击叛军,之后胡亥任命章邯为这支部队的统帅 。随后,章邯打了几次胜仗,至少在巨鹿之战时,章邯对王离用“令”字显示出他的地位已经高于王离 。毋庸置疑,以王离边防大将、早是列候的身份与数十年从军的资历来看,很难对爬到他头上、对他指手画脚的章邯心悦诚服 。
更为重要的是,胡亥上台后,联合赵高血洗了无数勋贵,包括王离的上司蒙恬,就在秦军兵围巨鹿前一个月,胡亥与赵高又掀起了一次大清洗,丞相李斯被杀,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狱中自杀,秦国内部可以说矛盾重重,非常激烈 。在这种派系争斗激化的情况下,王离更不太可能对胡亥亲手提拔的章邯有什么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