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可惜这大明最强武将被剥皮惨死( 二 )


假如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可惜这大明最强武将被剥皮惨死

文章插图
而与蓝玉一样令朱元璋忌惮的,更是蓝玉背后的“淮西勋贵”势力 。
作为明朝开国的“从龙功臣”,洪武年间的“淮西勋贵”们,很快发展成了强大的势力 。勋贵“违制”“违法”早就是常事 。虽然经过胡惟庸案,大批“淮西勋贵”们获罪被杀 。但蓝玉、傅友德、冯胜、王弼等手握重兵的名将们,却依然风头正盛 。虽然在明初的军事体制下,他们纵是“手握重兵”也掀不起风浪,可朱元璋想到的,恰恰是自己的身后事 。
所以,“清理勋贵”这事儿,并非朱元璋借着蓝玉案突然袭击,而是朱元璋长期的布局:太子朱标健在时,特别是1380年至1388年之间,朱元璋就用温和手段,动员“勋贵”们放弃权力 。1388年时,朱元璋还“以天下无事,且怜悯诸将老”,劝慰不少“勋贵”们回家归养 。而在太子朱标去世后的1393年,朱元璋却又把脸一翻,掀起空前杀戮 。手段不同,目的都一样 。
假如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可惜这大明最强武将被剥皮惨死

文章插图
几位“幸存”勋贵的“逃生过程”,更体现出了朱元璋的算盘:“一个兵都不借给李善长”的汤和,主动请求“退休还乡”,朱元璋不但给他在凤阳老家盖了大宅子,还送来大笔黄金白银做礼物 。武定侯郭英和曹国公李景隆,也是连忙交出自家名下的宅院和佃户 。这几位,也都在“蓝玉案”里一切平安 。
值得一提的还有郭德成 。这位朱元璋的“亲舅子”,开国后啥官都不要,就只求天天有酒喝,还常陪朱元璋喝酒 。“蓝玉案”发生后,郭德成更是干脆剃了光头穿上袈裟,天天纵酒狂歌 。就以这“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方式,落得“以功名终” 。《皇明传信录》里也记载,对郭德成这“爱自由”的做派,朱元璋也曾感慨:人人都像郭德成这样,我就能少动大刑了 。
软的硬的,喝酒杀头,朱元璋所有的算盘,根子上都是为“老朱家”的皇权 。也正是经过一连串软硬兼施的折腾,明初的“勋贵”们几乎一扫而空,洪武年间“存者不及三四”,一直到嘉靖年间时,也不过“勋臣六十五人,公六人,侯二十二人” 。这群朱元璋眼里的“大威胁”,基本被废了武功 。
假如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可惜这大明最强武将被剥皮惨死

文章插图
不过,饶是朱元璋算盘打得再精,他也绝想不到,到了明朝亡国前后,这些被“废了武功”,且享受了明朝近三个世纪“国恩”的勋贵们,会是怎样的表现 。
先说崇祯年间:面对明王朝内外交困的岁月,急红了眼的崇祯皇帝,也把中兴大明的希望寄托在勋贵们身上,比如定国公徐允祯就“掌左军都督府”,成国公朱纯臣“兼领天子之禁军”,襄城伯李国桢“提督京营”,一个个都位高权重 。可这群蜜罐里长大的“勋贵”们,又哪有半点祖先的英风?除了借机发国难财,就是“纵兵肆掠”,贡献基本是负数 。待到李自成攻打北京时,深受崇祯信任的李国桢更带头卖身投靠,亮瞎了多少大臣的眼 。
对这帮“勋贵”们,李自成农民军也没客气,以《后鉴录》的统计,李自成在北京“追赃”了七千万两白银,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包括勋贵在内的“侯家”们“贡献”的,可见这帮人虽然“废了武功”,却一直没少当蛀虫 。对“投降很积极”的李国桢,李自成也毫不客气 。发出了一段鞭辟入里的怒骂:“汝受天子重任,宠逾于百僚,义不可负国恩 。既不能坚守,又不能死节,靦颜受缚,意将何求?”
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听到这段骂声,不知会作何感想——他生前千防万防的勋贵们,就以这堕落加速度的方式,成了明朝灭亡时,一群贻笑千古的蛀虫 。